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阳故宫:从努尔哈赤到乾隆的皇家兴衰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故宫:从努尔哈赤到乾隆的皇家兴衰史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038G00
2.
http://m.sohu.com/a/757484834_121124392/?pvid=000115_3w_a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114864195113008
4.
https://www.sohu.com/a/768652614_100248844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85%E5%AE%AB
6.
https://www.sypm.org.cn/shjy_4/5.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9%98%B3%E5%B8%82
8.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5%85%E5%AE%AB%E5%8D%9A%E7%89%A9%E9%99%A2
9.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5%92%8C%E6%AE%BF
10.
http://www.news.cn/20240918/8e81a57385e04439aa6a2b20c9717f1b/c.html
11.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9872c7183823ede6af9ed95
12.
https://sizheng.org/travel/the-mukden-palace/

沈阳故宫,这座始建于1625年的皇家宫殿,见证了清朝从崛起、鼎盛到衰落的全过程。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不仅是满族文化的瑰宝,更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01

努尔哈赤:奠定基业的开端

1625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并在沈水之阳开始了沈阳故宫的营建。最初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这些建筑构成了东路建筑群。

大政殿是努尔哈赤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八角重檐攒尖顶的设计,金黄色琉璃瓦覆盖,朱红巨柱支撑,八角围廊环绕,须弥座台基高耸,处处彰显着皇权的威严。殿顶的相轮火焰珠宝顶,宝顶周围的八条铁链与力士相连,更添几分神秘与庄重。殿身周围的24根围廊巨柱,殿内外的8根金柱,以及殿前的金龙盘柱,无不显示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十王亭分列大政殿两侧,建筑格局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犹如八旗子弟拱卫着皇权,见证了清代早期八旗制度的辉煌与荣耀。

02

皇太极:盛世辉煌的延续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他并未入住父王的“汗宫”,而是将自己的“四贝勒府”改建为皇宫,即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群。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贝勒府升级为名副其实的皇宫。

中路建筑群的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大清门作为宫门,五开间硬山顶屋宇式建筑,中间三间为门。进入大清门,沿御路北行,就是沈阳故宫外朝的中心,沈阳故宫最为显赫的核心建筑——皇太极的金銮殿崇政殿。崇政殿是正殿,是皇太极临朝议事理政之处,俗称“汗宫里的殿”“内殿”。五间九檩硬山式宫殿,殿体高12米,高台基,前后建有装饰石雕栏板望柱的殿阶和檐廊。大殿前后廊柱为红色方柱,黑色覆莲柱础石,上部彩绘图案,侧面饰兽面。望柱下有“螭首吐水”。方柱顶部装饰最为精彩,各有神彩飞扬的龙头探出,两两相对,舞爪探珠;龙身后爪隐于廊内,仿佛神龙自殿内凌空飞腾而来,神秘莫测,贵为仙境。枋内的二龙戏珠浮雕横贯外檐,金光闪烁,精美华丽。殿柱是圆柱,两柱间由一条木雕整龙联接,龙头昂首檐外,龙尾游摆殿内,实用与装饰完美结合,雄浑庄重,彰显帝王威严气势。崇政殿的雕龙彩绘龙变化万千,精彩绝伦。抬头仰望,粱枋上彩绘金龙飞腾,祥云缥缈。大殿藻井栩栩如生的金龙盘旋飞腾,俯瞰大地,气势磅礴。大殿四根金柱为沥金贴粉“金龙蟠柱”。高悬乾隆皇帝御笔“正大光明”黑底金字匾额。

凤凰楼是皇太极召集诸王贝勒说书讲经之处,也是皇太极聚会议事和筵宴场所,为沈阳故宫最高建筑,被誉为“盛京八景”之一的“凤楼晓月”“凤楼观塔”。凤凰楼为三滴水歇山式围廊设计,顶铺黄色琉璃瓦,镶绿剪边,三层楼阁,高悬乾隆皇帝御题“紫气东来”匾额。

清宁宫是皇后博尔济特氏的寝宫,也是举行萨满祭司的场所。五开间三滴水歇山顶重檐围廊式建筑,宫顶铺黄色琉璃瓦,镶绿剪边,前后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横枋施彩绘。皇太极时期的内廷宫区,除中宫清宁宫外还有6座配宫,其中4座位于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崇德改元称帝后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东宫关睢宫住宸妃,西宫麟趾宫住贵妃,次东宫衍庆宫住淑妃,次西宫永福宫住庄妃。这四座配宫建筑形制一样,都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出廊式。清宁宫之北两侧还各有一座较小的配宫,称为“东配宫”“西配宫”。均为三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出廊式建筑,是皇太极的地位较低的妃子的寝宫。清宁宫后西侧,有一座沈阳故宫内唯一的一座大青砖烟囱,其寓意为“大清一统天下”。这座烟囱截面为方形,由下往上逐级上收,共12层,最顶层只放了三块大青砖。传说,烟囱神秘昭示:“清朝共有12代皇帝”,“末代皇帝溥仪只能当三年皇帝”。后宫建有一座精致玲珑的御花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环水绕,吉鱼福山,最有名的是奇珍异宝海参石、诸葛亮拜北斗石、木变石。

03

乾隆:盛世余晖的增建

清朝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乾隆皇帝对皇宫加以增建扩建,乾隆十一年,在原有宫殿西侧增建行宫;乾隆四十三年,兴建“盛京太庙”;乾隆四十六年,建造“文溯阁”、戏台等十几座、一百多间建筑,组成了与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相配套的西路建筑群。这些增建的建筑不仅丰富了故宫的功能,也体现了清朝对祖宗发祥之地的重视。

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和装饰细节,处处体现了满族文化的特色。例如,清宁宫后的烟囱共有12节,底部为9节,顶端3块砖,象征着清朝的12位皇帝。“九五至尊”是对帝王的尊称,这一设计寓意着皇太极希望大清一统天下的愿望。同时,烟囱侧面有三个洞,传说与溥仪的短暂统治有关,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解读与期许。

沈阳故宫不仅是清朝历史的见证,更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它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61年,沈阳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沈阳故宫的红墙碧瓦之间,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座见证了清朝兴衰的宫殿,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生动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