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6000年”系列:看见历史,望见未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6000年”系列:看见历史,望见未来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07332?commTag=true

上海是一座拥有6000年历史的城市,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2024年4月,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通过系列讲座和研学体验,带领人们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值得让上海、中国、世界了解的历史

一颗远古人类头骨!2004年3月底。青浦区崧泽遗址的3号探方发掘区内。经科学测定,上海博物馆的考古队员欣喜地发现它是一枚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人头骨,主人是25岁左右青年男子。这是首次在上海地区发现6000多年前人类头骨,被称为“上海第一人”。透物见人,透人见史,进一步证实了距今约6000年前,在上海西部这片土地上,已有先祖迁居于此生活于斯。

值考古发现“上海第一人”20周年,2024年4月,我们倾力推出“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下简称“上海6000年”)系列活动,项目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华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通过七场系列讲座和配套的九场研学体验,让更多上海人知晓自己家乡久远历史,让全国人民了解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让世界感受亚洲东海之滨以上海为首的江南城市群如何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而去。

强大的嘉宾阵容与丰富的研学之旅

即将于4月27日开启的“上海6000年”系列讲座,将秉承“文汇讲堂”2022年“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系列跨年四讲、2023年“数字强国”系列六讲的前瞻性、专业性、全局性特点,本次系列讲座由考古篇和史料篇组成,嘉宾阵容强大,由20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跨界强强组合,其中两位来自长三角的苏州与合肥,另一位是在3月1日刚刚履新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他将特地从深圳赶赴家乡,共赴“上海6000年”之约。

除了嘉宾亮点外,参与方和社会各界提供资源支持,促成了九场颇具吸引力的研学暨“海派考古”&Citywalk。5月12日的“寻上海之源青浦一日研学”,包含福泉山遗址及发掘现场、崧泽遗址博物馆、青浦区博物馆等,寻访上海历史文化的根与源;约8月举办的上海第一个考古遗址博物馆——位于普陀区志丹苑的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研学之旅,将了解苏州河的沧桑变迁,揭开文化遗产保护的幕后故事;而在金秋时节与“史学家王圻与隐逸士人陈继儒”专题呼应,乡村人文行走线——闵行华漕镇苏州河第一村“王圻故里”,将让您认识一位从地方志里走出来的通才知识分子。另有三场研学集中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既与讲座主题吻合,也和上博东馆开馆节奏同振。活动参与者身临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现场,聆听来自专家学者的专业讲解,真正沉浸在“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浓郁氛围中。

上海博物馆东馆

为了让更多新老朋友感受到“上海6000年”的城市文脉,4月至11月活动期间,除了主办方文汇报微信视频号等直播外,本系列讲座还将充分利用央视频、喜马拉雅等平台同步直播,传播无地域和国界。

全新视角权威实证叙述上海城市文脉

“上海6000年”系列讲座和研学带您徐徐展卷上海宏伟的城市文脉:

距今五六千年前,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在上海西部留下一条遗址走廊,见证了上海人文历史的起源,也参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

距今三四千年前,黄河文化的南来孕育广富林文化,南方文化北上形成马桥文化,它们是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最早实证,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江南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吴越两地碰撞交流地,也是楚国文化东进地,此后融入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福泉山遗址

唐宋时期,上海有了行政建置,正式成为“中国的上海”。青龙镇是长三角的繁华贸易港口,开启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起点;上海镇后来居上,种下了日后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种子。

明代,徐光启、王圻等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带头看世界,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东部面向世界的重镇,走上一条日后成为“亚洲的上海”“世界的上海”的道路;同时,也为21世纪的上海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留下文化空间。

清代开埠后,中国传统金融业自我扬弃拥抱变革,出现钱庄庄票与国际汇票结算,孕育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因。

今日青龙镇

无论一个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抑或一个国家,都将发出哲学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走向哪里,通过最新的考古发现、深度的史料解读,讲座和研学参与者们将从“上海6000年”中寻找到更丰富、更立体同时也鲜明而准确的答案。

心动不如行动,即日起可预留讲座时间——4月27日、5月25日、6月15日、7月27日、9月21日、10月19日、11月23日;可锁定文汇App-讲堂频道、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方志上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预告。

“上海6000年”系列活动安排

(以上活动信息仅为预告,具体安排以活动开始前发布为准,敬请垂注主办方相关公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