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低血糖、美尼尔病:揭秘头晕真相
高血压、低血糖、美尼尔病:揭秘头晕真相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血压、低血糖和美尼尔病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具体病因,帮助你全面了解头晕背后的原因。
高血压:头晕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指未服用降血压药物的情况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通俗地讲就是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高血压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原发性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包括:
- 有遗传家族史人群: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如果自身有遗传家族史,无论是母系的家族史,还是父系的家族史,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明显增高;
- 肥胖人群: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体重超重或者严重肥胖者,更容易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系统激活,导致高血压;
- 血脂、血糖异常人群:若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还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其他的人群更高;
- 生活习惯不佳人群:若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激活血管紧张素,发生水钠滞留,进而导致血压增高。若患者长期饮酒、吸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患者外周循环受阻,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
- 其他人群:若患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导致血压长期存在波动,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在中枢以及外周的神经递质作用下收缩,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便会增高。
- 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发病率以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较为常见,尤其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 不同地域人群: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青年男性略高于同时期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同时期男性。
高血压的症状包括:
起病缓慢,大多数无特殊临床表现,有的患者仅在体检测量血压时发现,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血压突然升高到较高水平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意识不清、抽搐。
诊断高血压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 体格检查:①正确测量血压。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2. 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全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等
- 心电图检查:可了解有无心脏继发性损害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的分级如下:
正常血压:<12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高血压:≥140/90mmHg;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mmHg;中度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心: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 脑: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 肾: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 大小动脉: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 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
- 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并控制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 降压药物的选择: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高血压的病因包括:
-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 饮食:①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钠盐摄入过多,人均每天摄盐量12-15g或以上;②钾摄入量不足;③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④过度饮酒。
- 精神应激:①脑力工作者、长期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工作;②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③吸烟;
- 其他因素。①年龄:高血压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者发病率明显;②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③药物:长期服用避孕药、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可引起血压升高;④50%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
家庭护理要点:
- 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并尽快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 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氧气吸入,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乙醇,并尽快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 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并尽快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 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以便量出为人。饮食中限制钠盐(一天食盐量不高于3克),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并尽快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 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与偏瘫。对于这类病人,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坠床、窒息、肢体烫伤等。并尽快与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 定期体检:及时、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血压:可自行购买血压计,在家中自行监测,有高血压的患者每日至少测量一次,高血压高危人群每个月至少测量一次,普通2. 人群三个月或半年测量一次即可。 -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①减轻并控制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 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以便量出为人。饮食中限制钠盐(一天食盐量不高于3克),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并尽快与辖区内的家庭医师联系或自行到辖区内的医院就诊;
- 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
低血糖:头晕的另一常见原因
低血糖可分为反应性低血糖症和糖尿病性低血糖症。反应性低血糖症多发生在餐后3小时内,主要见于功能性疾病,但也见于器质性疾病。糖尿病性低血糖症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
低血糖的病因复杂,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 所有能引起空腹低血糖的疾病
- 功能性疾病
- 器质性疾病,如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摄入过量精制单糖或寡糖类食物和饮酒
- 肠外营养(静脉营养)
- 糖尿病早期
- 胃肠道手术后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遗传性代谢酶缺陷
- 其他罕见原因
低血糖的症状主要包括:
-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软弱无力、手足震颤和血压偏高等
- 精神心理异常
- 低血糖症状发生于餐后并能自动恢复
- 无昏迷或抽搐,偶有昏厥
诊断低血糖主要依靠:
- 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和体征
- 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治疗低血糖的主要措施包括:
- 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精制糖类,少量多餐
- 改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和运动
- 对症治疗:补充葡萄糖
- 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等
美尼尔病:头晕的内耳原因
美尼尔病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和耳鸣。该病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于1861年首次发现,著名画家梵高也曾疑似患有此病。
美尼尔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 眩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 听力损害:初期为低频听力损失,后期可发展为中高频听力下降
- 耳鸣:持续性,音质多样
- 耳胀感:类似耳朵被堵住的感觉
- 对大声敏感
美尼尔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以下因素有关:
- 内淋巴液水腫
- 内耳缺血
- 免疫系统异常
- 遗传因素
诊断美尼尔病主要依靠:
- 临床症状
- 听力检查
- 前庭功能检查(影像眼震仪、前庭肌电位、重心动摇仪)
- 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
治疗美尼尔病的目标包括:
- 控制急性眩晕和听力丧失
- 减缓听力和平衡功能恶化
- 预防复发
治疗方法包括:
-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高盐、咖啡、尼古丁、酒精等诱因
- 药物治疗:前庭抑制剂、止吐剂、利尿剂、类固醇等
- 介入性治疗: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或庆大霉素
- 物理治疗:平衡康复训练
- 心理支持:应对焦虑和抑郁
头晕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血压、低血糖和美尼尔病等。如果头晕持续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助于预防头晕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