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朱然墓:马鞍山的历史文化瑰宝
探访朱然墓:马鞍山的历史文化瑰宝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的一座土坑砖室墓被发现,经过考古专家的抢救性发掘,这座墓葬被确认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朱然的墓葬。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朱然的显赫地位,更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四件国宝级漆器
朱然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件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漆器,它们分别是漆木屐、犀皮黄口羽觞、贵族生活图漆盘和季札挂剑图漆盘。
漆木屐长20.5厘米,宽8厘米,厚0.3厘米,呈椭圆形,屐板和屐齿由一块木板刻凿而成,髹黑红漆。这件文物的出土打破了日本发明漆木屐的观念,证明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木屐的涂漆工艺。
犀皮黄口羽觞高2.4厘米,长9.6厘米,宽5.6厘米,圆口、平底,双耳为半月形,以犀牛皮作胎,表面髹黑漆,背面采用黑、红、黄三色,口沿及耳边均镶嵌有鎏金铜扣。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犀皮漆器实物,将中国犀皮漆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600年。
贵族生活图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平沿直口,浅腹平底,内壁髹红漆,外壁髹黑红漆。盘内画面分为三层:上层为宴宾图,中层左侧为梳妆图、中间为对弈图、右侧为驯鹰图,下层为出游图。它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场景与礼仪。
季札挂剑图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局部残缺,木胎,圆形,浅腹,边缘饰有鎏金铜釦,盘中心描绘了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重信守诺的故事。漆盘的背面有朱红漆书“蜀郡造作牢”的铭文,表明这件漆器来自蜀郡,可能见证了吴蜀之间的友好往来。
朱然的传奇人生
朱然(182—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从小与孙权同窗读书,关系十分亲密,受到孙权的高度信任。朱然一生战功赫赫,曾参与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镇守江陵抵御曹魏,成为东吴仅次于陆逊的二号人物。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称赞他“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其所文采,惟施军器,余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
历史文化的瑰宝
朱然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墓中出土的文物不仅展现了朱然的显赫地位,更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尤其是漆器的发现,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为了解三国时期的生活、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参观信息
朱然墓遗址博物馆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馆内展示有大量珍贵文物,是了解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理想场所。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馆),全年无休。门票价格为20元/人,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享受优惠。
朱然墓的发现和研究,不仅让我们得以一窥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座承载着1700多年历史的墓葬,如今已成为马鞍山市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