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早知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早知道

引用
中国网
11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6/content_42769958.htm
2.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4_12_26_760179.shtml
3.
http://hb.dzwww.com/p/p86QjxgBfG1.html
4.
https://news.cctv.com/2024/10/10/ARTIZGLpTGTwOMIQQcuS7VBa241010.shtml
5.
http://www.xingshizhengce.com/sskt/2024/12/24/detail_202412246852950.html
6.
https://www.hlj.gov.cn/hljapp/c116063/202410/c00_31774842.shtml
7.
http://sscp.cssn.cn/xkpd/shx_20166/202402/t20240227_5735033.html
8.
http://www.zichuan.gov.cn/gongkai/site_zcqwsjkj/channel_61ca763cb99b353468ed326d/doc_61ca7b2f4cc1d0ce8eed327c.html
9.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10.
https://m.fybj.net/mpopularize_hot/2024/9avj9MaG.html
11.
https://www3.ha.org.hk/cph/imh/sc/mental-health-info/2/1/4/child-and-adolescent-mood-disorders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聚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青少年抑郁症。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高达15%,接近成年人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抑郁症发病年龄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甚至有3-4岁儿童被诊断出抑郁症的案例。

青少年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甚至引发自杀等极端行为。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识别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征兆呢?

  1. 情绪低落: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或伤心,难以体验到快乐。
  2. 兴趣减退: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如运动、社交、游戏、爱好等)不再吸引他们,失去参与的动力和热情。
  3. 精力减退: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也常常觉得疲惫、乏力,做事时感到拖沓。
  4. 情绪波动剧烈: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成年人更为剧烈,常突然从愉快变为低落或愤怒。虽然情绪变化可能与荷尔蒙有关,但持续的情绪低落或愤怒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5. 自我评价低: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6. 过度敏感:对外界评价或同伴看法非常敏感,容易感到被忽视、排斥,进而加剧自卑和孤独感。
  7. 注意力下降: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时感到思维模糊,完成任务变得困难。
  8. 学习动力下降:患病期间,青少年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9. 叛逆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剧,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进一步寻求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比如滥用药物、酒精,甚至参与其他危险活动。
  10. 网络成瘾: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视频等线上活动,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和压力。
  11. 睡眠和饮食变化:可能出现早醒、失眠或嗜睡的情况,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
  12. 逃避责任或减少参与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社交活动,减少对家庭、学校等日常活动的参与,甚至放弃学业或其他重要任务。
  13. 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14. 反复自残:反复出现划痕、割伤、烧伤,且伤口不符合常见的意外原因。同时,青少年常会避免让他人看到自残的痕迹,选择穿长袖、长裤或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自残。
  15. 自杀:直接谈论死亡或自杀、从极度情绪低落突然变得情绪平静,疏远他人,研究自杀方式、场所及工具,实施自杀计划。

面对以上这些征兆,家长和老师需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青少年长期出现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温和地询问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复杂,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

  1. 遗传因素:抑郁症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患病风险更高。
  2.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氛围,如父母情感缺失、激烈的家庭冲突、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抑郁。
  3. 学业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考试焦虑、升学压力等,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4. 同伴关系:缺乏亲密朋友、被同龄人排斥、遭遇校园暴力等,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5. 激素变化: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波动,尤其是女孩,可能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6. 生活方式:缺乏户外活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应对青少年抑郁症需要专业治疗和家庭支持双管齐下:

  1. 专业治疗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有效方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
  • 住院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特别是当患者有自杀倾向时。
  1. 家庭支持
  • 避免过度保护:过度呵护会阻碍孩子成长,应培养其独立能力。
  • 保持积极心态:父母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要传递正能量。
  • 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因经济原因耽误治疗,要坚定信心。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综合的过程,需要医院、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治疗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同样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病情反复发作,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健康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理解、包容、支持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远离抑郁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