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道教文化的瑰宝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道教文化的瑰宝
2014年6月,一次偶然的施工发现,揭开了中国道教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一片绿琉璃瓦片残件的出现,引出了一处震惊考古界的遗址——大上清宫遗址。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这座被誉为“道教梵蒂冈”的皇家道观遗址,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构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鼎盛时期。
大上清宫遗址是一处宋、元、明、清皇家敕建道观建筑遗址,为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道观建筑遗址。遗址整体遵照中轴线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建筑形制参照北京故宫乾清宫、坤宁宫的样式建造,极具皇家风范。遗址出土了很多黄琉璃和绿琉璃的建筑构件,出土文物的纹饰丰富,仅龙纹形态就多达11种。
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堪称重大突破。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达5000平方米,清理出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等建筑遗迹29处,出土宋、元、明、清时期文物1万余件。这些文物不仅包括精美的建筑构件,如绿釉仙人骑凤、花卉纹理瓦当,还有宋元时期的陶瓷碗和盘等生活用品,展现了当时道观生活的丰富面貌。
大上清宫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相关道文化领域考古的空白。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时代序列最清晰、揭露遗迹最丰富、布局最完整的皇家道教宫观建筑遗址,它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道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艺术和工艺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
自2014年发现以来,大上清宫遗址经历了科学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和活化展示。2018年4月,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展示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过专家验收。
未来,鹰潭市计划将大上清宫遗址打造成特色文化高地和旅游研学基地。通过持续性举办大上清宫遗址保护利用峰会等活动,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产品体系,让这座承载着千年道教文化的遗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