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闸蟹的功效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及禁忌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闸蟹的功效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及禁忌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ushouxing.com/jiankang/dg/562.html

大闸蟹不仅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从解热散血到活血化瘀,从滋阴清热到增强免疫力,大闸蟹的功效令人称奇。但是,如何正确食用大闸蟹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哪些人群需要谨慎食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大闸蟹是什么东西

大闸蟹是一种淡水经济蟹类,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方的大江大湖地区,尤其以长江水系的产量最大。大闸蟹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特点,蟹肉中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卵磷脂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颇高。

二、大闸蟹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

(一)大闸蟹的营养成分价值

大闸蟹的营养丰富,具有解热散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功效。

  1. 大闸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锌、硒、钾、维生素A、B等,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合成,提高免疫力。
  2. 蟹肉中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特别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对手术后,病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已经消耗大量蛋白质的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3.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瘀、滋阴之功,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4. 蟹肉中含有硒,科学研究发现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预防肿瘤和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5. 近年来研究发现,螃蟹中的某种成分还具有抗结核作用;因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二)大闸蟹的药用价值

大闸蟹的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消结化瘀、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的功效。

(三)大闸蟹的功效作用

  1. 补充营养:螃蟹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的代谢、免疫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2. 滋阴清热:螃蟹性寒,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于体内有热、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通经络:能够促进经络的通畅,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
  4. 养筋活血:对筋骨有滋养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5. 增强免疫力:螃蟹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大闸蟹的正确食用方法

  1. 生吃:将新鲜的大闸蟹挑选出来,清洗干净后可以直接生吃。这种吃法口感最为清甜爽脆,但需要特别注意卫生。
  2. 煮着吃:将大闸蟹放入开水中煮熟,配以姜丝、香菜等佐料食用。这样能够更好地保留大闸蟹的原味,并且消除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3. 蒸着吃:将大闸蟹放入蒸锅中蒸熟,加入少量盐、胡椒粉等佐料即可。这种吃法比较健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蟹肉的鲜嫩口感和营养成分。
  4. 拆开吃:将大闸蟹拆开,取出蟹黄、蟹肉等部位单独食用。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但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大闸蟹肉质的细腻和蟹黄的鲜美。

四、大闸蟹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1. 易过敏者:对大闸蟹过敏者一定不要食用大闸蟹,轻者可出现皮疹,重者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2. 痛风者:大闸蟹中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控制期应少量食用,避免加重或诱发痛风;
  3. 脾胃虚寒者:中医认为大闸蟹性寒,若脾胃虚寒者食用过多,可能会加重胃肠寒气,易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少量食用;
  4. 其他人群:如胆囊炎、胆道结石等患者,此时机体可能会出现代谢障碍,由于大闸蟹内胆固醇含量较高,若食用过多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此外有高胆固醇、高血脂、冠心病等的人群也建议少食用,由于大闸蟹内胆固醇含量较高,若食用过多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控制情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