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冬日,从养胃开始
【健康指南】冬日,从养胃开始
冬至一过,天寒地冻,万物潜藏,是大自然休养生息的季节,人体也随之进入"收藏"状态,正是天地阴阳交替之际。人们常言"养生需顺时",而冬至之后,恰是整年调养脾胃的黄金时期,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冬季养胃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冬季胃部面临的挑战
冬季气温骤降,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胃部的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影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这使得胃部更容易受到胃酸、幽门螺杆菌等因素的侵袭,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此外,冬季人们往往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火锅、炖肉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部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而且,冬季运动量相对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冬季养胃的饮食原则
(一)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冬季宜选择温热性的食物来养护胃部,如小米、南瓜、山药、红枣、桂圆、羊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具有暖胃驱寒、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够帮助增强胃部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小米粥是冬季养胃的佳品,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能够滋养脾胃。可以在小米粥中加入适量的山药、红枣等食材,增强其养胃效果。
适量摄入蔬菜水果,虽然冬季寒冷,但仍需保证一定量的蔬菜水果摄入,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选择一些性温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菠菜、白菜、苹果、橙子等。这些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C 、维生素 E 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生冷的蔬菜水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二)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冬季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过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冰淇淋、浓茶、咖啡、巧克力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负担,容易引发胃部不适。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夜宵。
三、冬季养胃的生活习惯
(一)注意胃部保暖
冬季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尤其是腹部。可以多穿一些衣服,避免胃部受寒。睡觉时,可以在腹部盖上一条薄毯子或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二)适度运动
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适度的运动对于养胃仍然非常重要。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冬季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对胃部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部不适。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四、中医养胃小妙招
(一)艾灸养胃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健脾益胃的功效。冬季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来养护胃部。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艾灸足三里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中脘是胃之募穴,艾灸中脘能够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艾灸神阙可以温阳散寒,调理肠胃。每次艾灸时间约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二)按摩养胃
按摩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胃方法。可以在饭后半小时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具体方法是:将双手不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36圈,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摩36圈。此外,还可以按摩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每天按摩1-2次。
(三)中药茶饮调理
冬季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一些中药茶饮来调理胃部。如脾胃虚寒者可饮用生姜红枣茶,将生姜3-5片、红枣3-5颗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益胃的功效;胃阴不足者可饮用麦冬玉竹茶,取麦冬、玉竹各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能够滋阴养胃、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