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揭秘《封神2》新亮点!
黄渤揭秘《封神2》新亮点!
近日,由乌尔善导演的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上海正式开启了首站映后路演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导演乌尔善、制片人罗珊珊及众多主演如黄渤、于适、那尔那茜等人悉数到场,与到场观众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自电影上映以来,票房已迅速突破6亿大关,成为春节档中的一匹黑马。在现场,观众们对于影片中打戏的精湛表现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姬发与邓婵玉的打斗场面非常震撼,拳拳到肉,令人意犹未尽!”有的观众更是直言:“无论是大场面还是细节处理,这部影片都给人一种视觉盛宴,尤其在IMAX影厅观看,简直值回票价!”
路演的气氛热烈,在讨论影片关键角色的同时,主创们还再现了多个经典场景,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导演乌尔善不仅分享了姜子牙这一经典角色背后的智慧,还通过幽默的互动,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悦。黄渤则向观众送上了自己的钓鱼祝福,逗乐了在场观众,展现了他幽默的一面。
影片内,姜子牙在殷商大军入侵西岐城的紧张戏份中,成功用健忘、装错角色方法低调过关,收获了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在谈到姜子牙这个角色时,黄渤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一角色的聪明与机智,甚至被观众称为“西岐第一影帝”。
影片中的水下打戏同样引人注目,主演于适和那尔那茜分享了他们在拍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他们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潜水训练,还与剧组利用挖掘机制造浪花,努力实现真实效果。那尔那茜在被问及水下拍摄时坦言,因为负重拍摄,她差点儿呛水,感受到了同伴间深厚的信任与支持。
制片人罗珊珊感慨,上海是《封神三部曲》的起点,曾在此亮相的第一部影片也因克服了无数困难而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在现场,制片人特意感谢了所有《封神第一部》的观众,正是他们的支持让《封神第二部》得以实现。
不仅如此,影片音乐同样得到了观众的赞誉。由田汨作曲的片尾曲《有女》与《乐土》意外惊喜亮相,伴随着那尔那茜的清唱,现场为之动容。这些旋律不仅展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甚至还连线了海外影院,观看全球观众的热情与互动。在意大利和英国的连线中,知名的文化学者对影片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高度赞赏,充分体现了《封神三部曲》对推动中国故事与文化传播的独特贡献。
在这个充满温馨与团圆的春节,《封神第二部》不仅成功打破了票房纪录,也为全国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激发了大众对中国神话的深入认识与转化。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封神第三部》能如期与观众见面,带给大家更多精彩的故事与视觉享受。
在厦门的映前见面会上,黄渤分享了与年轻演员于适等人在片场的趣事,特别是在拍摄“雷震子怀抱姜子牙姬发回城”的幕后故事。黄渤称赞年轻演员们能吃苦,表示他们在“封神演艺训练营”中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表演。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战火西岐》在故事剧情、人物成长、以及“封神宇宙世界观”的建立上,都在《封神第一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该片故事的主战场在西岐,殷商大军兵临城下,西岐保卫战一触即发,关于“封神榜”的争夺仍在继续。
在第二部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部彩蛋里的几个故事。太师闻仲率邓婵玉、魔家四将等大军兵临西岐,姬发在姜子牙及其他昆仑仙人的帮助下,带领西岐军民抵御敌军,大破‘十绝阵’,这里面有很多很惊艳的画面、特效。整体来说第二部的故事、情节、特效肯定是比第一部更精彩了。”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相比《封神第一部》,《封神第二部》的特效品质与镜头量全面升级,其特效镜头数量超过2000个。在《封神第一部》出现的墨麒麟则重新制作升级视效,它有了攻击型的焰火,进一步强化与真人表演互动的真实性,这些数字生物里最难做的也是墨麒麟。
《封神三部曲》自2014年6月开始剧本策划,迄今已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北京文化为其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外界也对该影片的市场表现抱有极高期待。2023年7月暑期档上映的《封神第一部》初始票房表现一度引发业界担忧,但随着口碑发酵,该片票房不断提升,最终票房超过26亿元,成为2023年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不过,《封神第二部》并未延续在暑期档上映,而是选择了竞争更为激烈,但票房潜力同样更巨大的春节档。对此,导演乌尔善表示,自己曾许诺过影片在暑期档上映,但因为后期工作了与视效难度的升级,未能如约。
北京文化方面向记者透露,《封神第一部》上映后市场反响热烈,观众期待较高,公司对该项目也极为重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影片一直在抓紧推进补拍、视效提升等工作,打磨作品。
“现在距离影片上映尚有3个月,提前这么久定档在行业内是很有魄力的做法,也说明我们对春节档是非常重视的。”上述北京文化高管表示,“春节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档期,我们希望观众能在春节期间看到‘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大片’。我们也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做好影片新一轮的宣发工作。”
工业化开发《封神三部曲》
核心作品的上映,对北京文化的业绩有明显影响。2023年,北京文化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45.5%。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期内《封神第一部》上映并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
《封神第一部》上映后,北京文化对该影片的“开发”仍然在持续。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影片已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区上映,已上映及确认上映的国家和地区41个,院线待上映国家及地区59个,非院线待上映地区112个。
影片上映后,北京文化还与地方文旅进行了创新性的合作,将电影中涉及到的历史文化发生地与河南文旅资源相结合。
据了解,《封神演义》中的朝歌,是历史上商代帝乙、帝辛(纣王)都城,其位于今河南鹤壁市境内。有数据显示,《封神第一部》上映后,包括古都朝歌在内,与封神故事相关的旅游景区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0余倍。
《封神三部曲》采用的是三部连拍模式,影片内容结构已基本成型,但后期的工作量仍然艰巨。
北京文化曾在公告中提到,《封神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公司与导演内容团队正紧密合作,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化、定制化、模块化的方式把控制作周期,大力引进并使用前沿技术实现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同频增强,最大程度保证影片质量。
据北京文化透露,公司对《封神三部曲》的开发后过程中,运用了包括AI在内的大量前沿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公司对《封神三部曲》的开发,也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
(《封神第一部》姜子牙栈道戏拍摄)
“电影工业化可拆解为三个维度——创作、管理、技术应用。从创作上看,《封神三部曲》要实现神话史诗的类型拓荒,要把文化资源转化成一种类型电影,达到一定的类型品质、符合类型标准,就要通过工业化,解决量产、规模和质量标准的问题。”上述高管称。
在管理上,有8000人参与系列影片的拍摄制作,从分工、协作到最后质量监控,包括衣食住行,部门配合非常复杂,需要非常强大的制片团队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从技术应用上看,影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拍摄和特效处理技术。比如仅《封神第一部》的动画预览就长达125分钟,公司是用第二产业的模式提升第三产业,使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的电影生产得以实现”上述高管表示。
据乌尔善透露,目前他也正在录音棚与演员完成配音工作,同时影片的视效、声音、配乐团队也都在为如期成片而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