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玉笔下的巫山云雨,你get到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玉笔下的巫山云雨,你get到了吗?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912VGT0521CUKG.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BEPJT40515ENOE.html
3.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e05e44afb195.aspx
4.
https://m.qidian.com/ask/qskycperhgt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6%80%A7%E6%88%80
6.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60024
7.
https://news.dayoo.com/guangdong/202408/13/139996_54700609.htm

在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笔下,巫山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山脉,更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意象之一。《高唐赋》中,宋玉向楚襄王讲述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传奇: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这段文字,不仅描绘了一段人神相会的浪漫传奇,更创造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文学意象——“巫山云雨”。从此,“共赴巫山”便成了男女欢爱的代名词,而“巫山云雨”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最富有诗意的隐喻之一。

01

文学中的巫山云雨

“巫山云雨”的意象一经诞生,便在中国文学中生根发芽,成为诗人墨客笔下最富浪漫色彩的意象之一。李白在《清平调》中写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以巫山神女的传说来衬托杨贵妃的美貌,展现了这一典故在唐代文学中的影响力。

元稹在《酬乐天》中则写道:“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这里的“云雨”已不仅仅是男女之情的象征,更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正如王汝弼先生所说:“云雨本皆水气,升则为云,降则为雨,故以比朋友同道,升沉异路。”

02

现代语境中的共赴巫山

进入现代社会,“共赴巫山”这一成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汉语中,“共赴巫山”依然被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浪漫幽会或欢爱,展现了这一成语强大的文化传承力。

03

文化内涵的延续

“共赴巫山”这一成语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承载了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从《高唐赋》中的神女传说,到现代文学中的浪漫描写,这一意象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凝聚了中国人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在当今社会,虽然表达爱情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共赴巫山”所蕴含的浪漫情怀,依然能够触动现代人的心灵。

从宋玉的《高唐赋》到现代文学,从古代诗词到日常用语,“共赴巫山”这一成语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永恒追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温这一典故,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浪漫情怀,更能启发我们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