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朝银锭的真假辨别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朝银锭的真假辨别大揭秘!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139db4f3d0ecc7c7cbb93d3f/s?word=%E5%94%90%E6%9C%9D%E8%B4%A7%E5%B8%81%E6%8D%A2%E7%AE%97&sa=re_dl_prs_34689_4&ms=1&rqid=12229728668646121872&rq=%E8%B4%A7%E5%B8%81%E6%8D%A2%E7%AE%97%E6%B3%B0%E9%93%A2&rsf=1630002&asctag=90419
2.
https://www.sohu.com/a/852624172_121157389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TUST6T05567N48.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A1MD70055690N7.html
5.
http://lssz.lishui.gov.cn/art/2025/1/21/art_1229398076_9106.html
6.
http://coin.shouxi.com/news/opinion/2024/0918/11908.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4/22/9165926_1134939049.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D%8A%E6%9C%9B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721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白银货币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银锭不仅是重要的实物货币,更是研究唐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然而,随着银锭收藏市场的繁荣,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仿制品。那么,如何辨别唐朝银锭的真假呢?

01

唐朝银锭的制作工艺与特征

唐朝银锭主要有三种型制:银饼、银铤和银锭。

银饼呈圆形,制作较为规范,重量不等。铭文有的錾刻,有的墨书,内容包括铸造部门、人员、工匠姓名、重量、时间等。京城铸造的银饼铭文一般錾刻铸造部门、人员、工匠姓名、重量、时间等;地方铸造的银饼铭文一般有地点、时间、银料来源、重量、贡纳官员及职务等内容。

银铤主要呈长条形块状,形体较大,可分为平首或弧首直身形,以及平首束腰形。银铤上面大都有铭文,多有述及年代的,这就为我们判断银铤的具体年代提供了方便。建国以来的考古工作中,唐朝银铤的出土发现地点,多以唐两京地区的西安、洛阳为多,如西安北郊大明宫遗址、洛阳隋、唐宫城遗址等。

银锭呈船形,外观为一艘船的形状,型制比较特殊,锭面呈中间狭两头宽的束腰状,两端由上至下呈斜面梯形状,出土极少。今考古发现和传世的唐代船形银锭多以五十两为主,一般是素面,没有铭文。

02

古代银锭的鉴别方法

古代银锭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

  1. 观察颜色与光泽:纯银色泽洁白均匀,有柔和光泽。若含铅,则呈青灰色;含铜则表面粗糙无光。

  2. 掂量重量:银的密度大于常见金属,真银饰品会感觉较重。如果体积大但手感轻,可能是假货。

  3. 检查硬度:纯银硬度低于铜但高于铅和锡。用大头针划试,痕迹明显但不深的可能是白银。

  4. 听声音:投掷时,纯银声音低沉且无弹力,成色越低声音越高尖。铜制饰品声音更尖锐,而铅或锡制品声音沉闷。

  5. 查看标记:正规银饰常标有“S925”(92.5%纯银)、“足银999”等标志,这些可作为判断依据。

03

现代银锭的鉴别技术

现代对古代银锭的鉴别,除了延续传统的观察法外,还加入了更科学的检测手段:

  1. 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检测银锭的化学成分,判断其纯度。

  2. 金相显微分析:通过观察银锭的微观结构,判断其铸造工艺是否符合历史特征。

  3. 重量和尺寸测量:真品银锭的重量和尺寸有统一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可能是仿品。

04

实物案例分析

以“杨国忠进”银铤为例,该银铤重2046.3克,长31.6厘米、宽7.4厘米、厚1.14厘米,现藏于中国钱币博物馆。银铤系浇铸而成,表面锤槌平整,略显锤痕,正背面均有因使用时验明成色留下的凿痕。正面刻有“鄱阳郡采银丁课银壹铤伍十两”、“专知官乐平县尉卢枳典程晟匠张洽”字样;背面刻有“专知诸道铸钱使司空兼右相杨国忠进”字样。银铤首起三字“鄱阳郡”錾明是地名,“采银丁课银”代表铸造此银铤的来源。唐朝银铤原料主要来自各项税收,税收中有些是由朝廷直接派“专知官”负责,铭文中 “专知诸道铸钱使杨国忠”,就是杨国忠代表朝廷专管地方铸钱事宜的例证。从铭文考释来看,它承载的信息量很多而且内涵丰富。铭文标明“五十两”,实际重量为2046.3克,表明铸造得非常规范标准(唐伍拾两银铤重量在1950~2115克之间)。这件银铤是我们研究唐金银铸币的珍贵资料,是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

05

收藏建议

对于收藏者来说,辨别唐朝银锭的真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重量和尺寸:真品银锭的重量和尺寸有统一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可能是仿品。

  2. 铭文内容:真品铭文内容详实,包括铸造部门、时间、重量等信息,且字迹清晰有力。

  3. 工艺特征:真品银锭的浇铸工艺精湛,表面有自然的锤痕和使用痕迹。

  4. 科学检测:对于高价值的藏品,建议送至专业机构进行科学鉴定。

唐朝银锭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研究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科学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