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十三陵景区的智能规划之路
智慧旅游:十三陵景区的智能规划之路
智慧旅游正在改变我们的旅行方式。以北京十三陵景区为例,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该景区实现了智能化监控系统、数据统计分析、智慧化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一系列创新应用。游客可以通过智能导览系统实时获取景区信息,享受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同时,景区管理者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这种智能规划不仅让旅游更加轻松愉快,也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慧旅游:让景区管理更智能
在十三陵景区,智慧旅游平台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李涛表示,目前景区已经搭建了大疆无人机文物巡控平台和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巡控平台部署两台无人机自动巡控设备,规划18条巡查航线,覆盖八达岭长城遗产核心区域;管理平台则主要展示地势地貌、功能区域等景区内部面貌,发挥电子地图的作用。
然而,两个平台独立运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景区正在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将整合巡控平台和管理平台的技术、数据、设备设施,利用无人机飞行建模、AI、计算机图形创建等技术,绘制核心景区高精度物理数字仿真地图,全面呈现文物建筑、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周边道路等景区面貌。同时,接入客流监测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监控广播等系统,对景区进行数字化覆盖,做好旅游设施智慧化建设。
技术创新:提升游客体验的新引擎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智慧旅游正在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十三陵景区计划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无人驾驶旅游车进行数字化展示,包括基本的遗产情况、文化价值以及交通信息、十三陵相关的历史研究成果,还有相关历史文献、档案、图像资料等等,全方位展现明文化的历史与独特魅力。
此外,景区还将打造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该项目将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旨在打造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明文化交流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明文化主题展示区以及首都西北部世界遗产特色文博旅商圈,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明代恢弘气象、多彩历史和灿烂文明。
未来展望:2030年全面开放的宏伟蓝图
根据规划,十三陵景区将分三期逐步开放,到2030年实现全面开放。具体开放计划如下:
- 一期(2024-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
- 二期(2026-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
- 三期(2029-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全面开放后,景区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物陈列展示,不仅包括古建筑、墓葬、神道等文物本体,还包括建筑遗址等文化遗产要素,全面呈现十三陵完整营建历程、明代皇家陵寝建筑特征和明代皇家陵寝建筑营造技艺等。
同时,景区还将打通全长7.3公里的主神道,串联各个帝陵和遗产点。此外,还将推进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珍贵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实现陵村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
智慧旅游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旅游将更加便捷、智能和个性化。而十三陵景区的智能规划实践,无疑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