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西藏昌都:茶马古道的经济新引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西藏昌都:茶马古道的经济新引擎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8176307_121933079
2.
https://www.sohu.com/a/803123859_121124406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1691cb543e111386f722a7a31de18e0c
4.
http://www.news.cn/local/20240919/3157140d364747f6998ef539f92e322b/c.html
5.
http://www.news.cn/20240927/6a60035780cc49d7a7df3cd07b428214/c.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B6%E9%A9%AC%E5%8F%A4%E9%81%93
7.
https://special.rhky.com/mobile/mooc/tocourse/218809898

茶马古道,这条被誉为“中国第二条丝绸之路”的千年商道,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西藏昌都地区正依托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01

茶马古道:一条见证民族交融的千年商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代的茶马互市措施,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古道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地跨陕、甘、贵、川、滇、青、藏,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

在茶马古道上,多维度的商品、知识、思想和价值观持续不断地交往交流与互惠滋养,孕育出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至公元七世纪的唐朝。当时,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贸易的重要商品,而边疆地区则主要向中原提供马匹。这种茶马互市的模式逐渐发展,形成了茶马古道这一特殊的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不仅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也推动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茶马古道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宗教、艺术等得以交流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02

昌都:茶马古道上的文化明珠

昌都,这座藏东古城,自古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在这里,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之脉,串联起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当地群众世代从事唐卡绘画、金属锻造、石刻等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几乎家家有工匠、户户有传人。强巴林寺的彩砂坛城、嘎玛寺的酥油花、康区的藏牌、卡若的火镰……35项各级非遗项目在嘎玛沟千年卡若艺术嘎玛展馆次第铺陈。

走进嘎玛乡学德村的玉叶仓民族手工艺培养学院,伴着一阵叮叮咣咣的响声,展馆中的非遗创作就在眼前。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匠人捶打金属,把平平无奇的铜铁变成精美的火镰、藏刀;穿上康巴人的节日盛装,戴上红珊瑚和天珠串成的项链,把火镰、藏刀统统挂在腰间,拍出威武气概“爆棚”、文化元素“拉满”的风情大片。

河北游客嘉莹说:“我在书上看到,这些物件在茶马古道贸易中就炙手可热。”

嘎玛大道旁的另一座小院里是非遗“巴尔玛锤揲法造像技艺”传习基地、西藏巴尔玛造像艺术有限公司的工坊,大量精细金属件捶打成形、拼接组装,形成一座座立体坛城和巨型造像。

所谓锤揲法,是以铜片或金银板片为原料,使用铁臂、铁套、榔头、錾子等工具,敲打出浮雕纹样、各类造像、建筑装饰等,对工匠造型能力与经验要求很高。

“除了传统造像,现在我们还同中央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等高校合作。学者调研、学生实践,我们也有机会和新锐艺术家和青年美术人才进行艺术共创,形成文创产品。”公司负责人嘎玛次仁朗加说,今年以来,小院还开起工坊民宿,迎来游客沉浸式体验西藏文化。

“我对中国的藏文化十分感兴趣。这次专门体验制作造像,过程十分有趣。”英国游客斯蒂芬说。

截至今年9月,昌都全市类似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达39家。“在欧洲,意大利有佛罗伦萨这座文艺之城;在中国,昌都的嘎玛也将打造成一座美丽的藏文化文艺小镇。”嘎玛乡乡长李泽勇说,自然馈赠和文化底蕴形成的嘎玛风情,在藏东迎接全球来客。

03

茶马古道上的新生活

沿澜沧江南下,葡萄酒与温泉带来昌都的另一番风情。澜沧江在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曲孜卡乡、木许乡形成一片干热河谷,这里19世纪中叶以来种植葡萄酿酒。如今,家家种果、户户出酒,形成“盐井葡萄酒”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芒康还是远近闻名的温泉之乡,与昌都左贡、类乌齐等县齐名。不少从云南、四川进藏的游客寻迹茶马古道,选择以温泉沐浴的仪式感开启西藏之旅。曲孜卡乡有深山中的温泉,数量和开发程度在芒康县居前。为推广葡萄酒产品,当地还将二者联动,打造独具特色的红酒温泉。泡着露天温泉,游客夜晚可以品河谷红酒、看星辉月明。

在芒康,不能不吃一顿盐井加加面。这是一种用鲜汤、肉末烹煮的面,每碗只有一小口,要不断加碗才能吃饱。每加一碗,食客要在桌上加一颗石子计数。多次出差芒康的四川人平措说:“最早是用四川的面、云南的肉、本地调料制成的,极具茶马古道特色。”

如今芒康许多面馆都有“加加面挑战赛”,主人用小碗一次次加面、食客一口口大快朵颐。“目前店里纪录保持在147碗。”在纳西民族乡经营果拉丛农家乐的果拉卓玛说,“但生活再好也不能浪费。我们会提醒客人,如果吃饱了,只需用筷子在碗上搭出尖尖,就会停止加面;但对于不搭筷子的客人,我们还会再劝一碗。”

茶马古道,这条见证了千年沧桑的商道,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昌都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生生不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