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在月背建射电望远镜:宇宙观测新突破
NASA在月背建射电望远镜:宇宙观测新突破
2024年,美国宇航局(NASA)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月球背面建设一座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这个由128个天线组成的观测阵列,将分布在直径10公里的区域内,致力于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创新的CLPS计划
NASA的这一项目是通过其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简称CLPS)计划实施的。与传统的航天项目不同,CLPS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由商业公司负责月球着陆器的设计、建造和发射。
NASA已经选定约十几家商业公司作为供应商。这些公司设计并建造着陆器,同时负责与火箭公司的发射合同。NASA则购买这些着陆器上的空间,用于搭载科学有效载荷。这种模式下,NASA不再是唯一的驱动者,而是众多客户之一。
技术突破与挑战
首个射电望远镜的有效载荷——ROLSES(月球表面光电子鞘无线电观测)仪器,将于2024年2月随Intuitive Machines公司的着陆器发射升空。该仪器由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建造,Natchimuthuk Gopalswamy领导的团队负责。
月球背面的环境为射电天文观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球的电离层会扭曲和吸收低于FM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而月球背面则可以屏蔽这些干扰,使得低频观测成为可能。此外,月球背面远离地球上的电视信号、卫星广播和雷达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灵敏度的观测。
然而,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每个天线都需要被运送到月球并部署在月球表面。为了降低成本和复杂性,这些天线需要尽可能小型化和轻量化。欧洲空间局(ESA)在其发布的开发招标中,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可充气结构、印刷天线和可展开的臂架。
科学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项目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观测系外恒星系统,寻找潜在的宜居行星。低频射电观测能够穿透星际尘埃,揭示宇宙早期的结构,为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提供新的线索。
预计到2026年,NASA将完成首个射电望远镜的部署。而ESA也在推进其"天文物理月球天文台"(ALO)计划,目标是在2031年使用Argonaut着陆器将数百个天线送上月球。
这一系列项目不仅将推动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还将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基础。月球背面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窗口,开启射电天文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