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的绿色能源革命:玉树在行动
三江源的绿色能源革命:玉树在行动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绿色能源革命的前沿阵地。
绿色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玉树州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恶劣,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降水量在246.3至658.5毫米之间,蒸发量为1698.1至1155.4毫米,积雪期长达207至343天,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70%。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得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玉树州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资源。据统计,青海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2561万千瓦,占比47%,连续四年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风电装机容量1185万千瓦,占比22%,是省内第三大电源。这些数据表明,玉树州发展绿色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绿色能源项目的落地生根
2024年8月,玉树州9个离网光伏供电乡离网供电提质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工程以“大电网+微电网”的解决方案,满足玉树9乡82村4.75万农牧民群众的稳定用电问题。此次开工的玉树9乡供电工程包括4个乡通大网电延伸工程和5个乡微电网供电工程,工程总投资10.18亿元。
其中,对大电网延伸半径相对较短,基本不涉及保护区及生态红线的东坝、尕羊、吉尼赛、吉曲4个乡,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负责出资8.8亿元建设大电网延伸工程解决,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对位于三江源保护核心区的曲麻河、麻多、查旦、莫云、索加5个乡,由省能源局组织发电企业通过微电网供电工程满足用户用电,计划于2025年6月建成投运。
此外,果洛玉树独立光伏供电工程一期项目已正式完工。该项目解决了3.58万名群众用电问题,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还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民生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地热能开发方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在玉树结古镇探获孔口水温28℃、出水量1328立方米/天的地下热水资源。这一发现为玉树州利用地热能供暖和发电提供了新的可能。
能源转型带来的多重效益
绿色能源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玉树州的能源供应状况,还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海南州光伏发电园区内,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盖度恢复到80%。年均发电量约45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1620万吨标准煤,减排碳粉尘1224万吨、二氧化碳4486万吨。
同时,绿色能源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例如,在光伏园区,羊不仅吃得好,还能卖上好价钱。海南州在光伏园区建成32个光伏生态牧场和56个集中放牧点,年养殖光伏羊2万只以上,辐射带动18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持续增收。
未来展望:打造清洁能源高地
根据青海省能源发展规划,2024年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超580亿元。海南州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三千万千瓦,实现了“水、风、光、热、储”清洁能源发展格局。
玉树州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未来将在清洁能源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玉树州有望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玉树州的绿色能源革命,不仅是一场能源结构的变革,更是一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它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