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96166
2.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9627.htm
3.
https://edu.gd.gov.cn/jyzxnew/zxlb/gx/content/post_4459094.html
4.
http://www.cppcc.gov.cn/zxww/2024/08/01/ARTI1722482939720547.shtml
5.
http://m.jyb.cn/rmtzgjyb/202409/t20240908_2111242473_wap.html
6.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7543dde4b0fb51bfaa85e5.html
7.
https://portal.smu.edu.cn/ctd/info/1058/29189.htm

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要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改革,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一决策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也凸显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01

政策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时代以来,高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了1个多亿的毕业生。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超过七成、科技进步奖近五成来自于高校。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文化艺术持续发展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资政育人和艺术创作能力不断增强。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教育部提出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契合度。具体措施包括:

  • 动态调整学科专业: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2024年,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空前。
  • 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调整。
  • 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落实“分类发展、多元评价”理念,为高校特色发展、教师潜心教学营造良好环境。
02

专家观点:深化改革创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马一德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他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

  1. 创新高校学科体系:构建同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研究实现重大理论突破和知识创新。推广通识教育,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 改革高校教学体系:依托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将集群式知识创新与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相结合。支持重点高校对接创新型产业集群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探索人才校企双向流动机制。

  3. 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高校管理自主权。探索实施“大部制”“书院制”“院办校”等改革,以数据集成深化行政管理机构改革,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弹性薪酬体系。

03

实践探索:改革落地见成效

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改革实践为高等教育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东莞理工学院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从九个标准凝练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打造七大核心能力模块,细化35个三级目标,形成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体系。学校还创新开展学生能力测评,开发通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具,目前完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审美素养测评、大学生心理素养测评、创业能力四大项目开发,使用人数共6654人,涉及23个学院、102个专业、283个班级。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则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升级学校治理系统。AIC智能平台实现所有评价数据动态生成,能够及时反馈教师上课情况、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过程。学校还开设多元化社团空间,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地图”系统,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04

展望未来: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协同推进。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为国家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