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的经典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的经典之作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3A0AIV800
2.
https://m.sohu.com/a/804978718_120783251/?pvid=000115_3w_a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DTA1CJ05448Z8F.html
4.
https://chinese.bookmarks.tw/poetry/1095
5.
https://vocus.cc/article/603f7ebafd89780001115568
6.
https://m.gushiwen.cn/GuShiWen_78e1b7efd6.aspx
7.
https://www.gushicimingju.com/gushi/shi/30.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B%83
9.
http://www.lubanyouke.com/38825.html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公元671年,初唐诗人王勃在长安送别好友杜少府,目送他前往蜀州赴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长安与蜀地的地理特征,更奠定了整首诗开阔的意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作为同样在外做官的游子,王勃深知离别的滋味。但与一般送别诗不同,他没有陷入悲凉的情绪,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离别。这种态度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达到了高潮。这两句诗道出了真正的友谊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这种乐观豁达的情感,不仅安慰了即将分别的友人,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诗的结尾,王勃劝慰友人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一样挥泪告别,这种洒脱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没有一般送别诗中的悲凉与伤感,反而以开阔的意境和流畅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和独特的美学境界。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所以能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诗句和深挚的情感,更在于它所体现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和态度,跨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离别时,也能保持一份从容和豁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