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对仗入门:三大原则与具体要求详解
格律诗对仗入门:三大原则与具体要求详解
格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严谨的平仄和对仗规则,展现了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格律诗的对仗知识,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要求,让您全面掌握这一传统诗词创作的核心技巧。
上一篇笔记跟大家分享了格律诗平仄声律的标准格式,本来这一篇笔记是要跟大家谈谈格律诗平仄的变通与避忌的,可是这里面水很深,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明白,怕写出来误导大家。所以,我先跟大家分享格律诗的对仗,等我吃透了格律诗的平仄问题,再回来跟大家谈谈格律诗平仄的变通与避忌问题。申明一下,我只是一个初学者,不是专家学者,有疏漏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在此弄斧,只是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敢说发扬和传承,但总要有人去学习的。
格律诗格律的三大特点是押韵、平仄和对仗。所以要写好格律诗,对仗也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门坎。
对仗的三大原则
出句与对句字数相同。这一点务须多言,我曾听说这样一幅对联,上联:中华民族;下联:袁世凯。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族。字数不相同是对不起。
词性相同。简单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平仄相对一般要求的是偶数位置的字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就是一联中出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对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这也是格律诗的平仄要求。
对仗的基础-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是对付的基础。不过,对仗用词的分类比语法上的词性分类更细。概括起来,对仗用词的分类有以下九类:
- 名词
- 形容词
- 数词(数目词)
- 颜色词
- 方位词
- 动词
- 副词
- 虚词
- 代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小类:
- 天文
- 时令
- 地理
- 宫室
- 服饰
- 器用
- 植物
- 动物
- 人伦
- 人事
- 形体
特别注意:
- 数目、颜色、方位自成一类,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 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连绵词还分为名词连绵词(如鸳鸯、鹦鹉)、形容词连绵词(如逶迤、磅礴)、动词连绵词(如踊跃、踌躇)。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一般也不能相对。
- 专有名词只能跟专有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格律诗的对仗要求
律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格律诗对对仗打求是,首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尾联一般不对仗。
首联可对仗可不对仗。一般来说,首联入韵则不对仗,首联不入韵则可对仗。因为首联入韵则最后一字是平声,无法做到仄起平收。
尾联一般不对仗。因为到了联,一首诗要结束了,而对仗不适合用作结束语。
少数情况下,律诗会出现单联对仗的情况,也就是整首律诗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下,对仗的一般是颈联。例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巾
整首诗就只有颈联对仗。
以上,就是一些对仗的基础知识,要学好对律诗的对仗,还有一些对仗的讲究,后续我还会补充。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另:建议大家看一下《声律启蒙》,如能将它背下来,那对仗根本就不同问题。
参考书籍:王力《格律诗词》;余浩然《格律诗词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