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作息助成长:"双减政策"下的青少年健康指南
规律作息助成长:"双减政策"下的青少年健康指南
2021年,我国正式实施"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赵莎指出,规律作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规律作息,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规律作息与青少年生长发育
睡眠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免疫功能和情绪调节等。特别是生长激素,这种由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对身高增长至关重要,其分泌高峰出现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如果睡眠时间不足,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进而影响身高发育。
除了影响生长发育,睡眠不足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会影响大脑发育,损害记忆力和专注力;还会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增加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此外,睡眠不足还与肥胖、代谢紊乱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当前青少年作息现状
尽管规律作息如此重要,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相关调查显示,超过80%的青少年睡眠时间不达标。学业压力、电子产品使用、课外辅导班等,都成为影响青少年睡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实施前,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熬夜到深夜,严重压缩了睡眠时间。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改善这一状况带来了契机。政策要求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同时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这些措施为青少年获得充足睡眠提供了制度保障。
如何建立规律作息
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规律作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制定合理作息计划: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确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作息计划应考虑学习、运动和休息的平衡,避免过度安排。
创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孩子进行适度体育锻炼,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晚餐过量或食用刺激性食物。
建立睡前仪式: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睡前习惯,如洗漱、阅读或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放松,更容易入睡。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避免熬夜完成作业。如果作业过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应及时与老师沟通,调整作业量。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真正实现规律作息,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规律作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