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高玄殿数字馆:故宫里的“黑科技”博物馆
探秘大高玄殿数字馆:故宫里的“黑科技”博物馆
在故宫博物院的众多展厅中,有一座特别的展馆,它没有一件实物展品,却能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600余件珍贵文物的细节;它没有传统的展柜,却能让人360度无死角地观察每一件藏品。这就是故宫博物院最新推出的数字化展示3.0版本——大高玄殿数字馆。
“黑科技”加持,让文物“活”起来
大高玄殿数字馆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先进的技术应用。故宫博物院与腾讯集团合作,建立了占地450平方米的“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配备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馆藏资源数据采集装备,并率先采用“数字孪生”理念进行智慧化管理。
在数字馆中,观众可以通过裸眼3D技术,欣赏到莲花、鹭鸶、枇杷、鲤鱼等传统纹样在数字光影下的全新演绎。在“流光溢彩”展区,动态光影赋予云龙纹、海水龙纹等经典纹样生命力,而雷达感应技术则让地面上的纹样随着观众的脚步慢慢绽放,仿佛踏入了一个由纹样编织的梦幻仙境。
沉浸式体验,让参观更有趣
数字馆通过多种数字展示交互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数字形态的藏品展示研学场所。在“纹窗弄影”展区,观众可以漫步在虚拟宫墙间,感受三交六菀菱花窗影下故宫四季的变换。而在“锦绣世界”展区,万花筒形式呈现了乾隆款画珐琅团锦花纹盖罐等器物上丰富多彩的纹样组合,将传统纹样化作绚丽多变的视觉奇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数字馆还推出了个性化导览服务。通过智能搜索引擎,观众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搜索藏品,系统会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观众提供最相关的搜索结果。这种智能化的服务,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效率和体验。
数字化展示,让文化传承更有活力
大高玄殿数字馆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参观方式,更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开辟了新途径。通过数字化展示,珍贵文物得以在虚拟空间中永久保存,避免了实物展出可能带来的损耗。同时,数字展示还能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表示,故宫博物院目前拥有藏品186万余件,其中90.3%为珍贵等级。通过数字化展示,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丰富了参观体验,也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博物馆3.0时代的创新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也在不断发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提出了博物馆3.0时代的六大趋势:跨界化、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年轻化和同球化。他认为,博物馆不仅要展示文物,更要融合更多学科知识和前沿数字技术,以生动、互动的方式诠释文物,提升展览的趣味性。
大高玄殿数字馆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创新空间。通过数字技术,这座数字馆正在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可能。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我们要改革创新,我们也一定要坚守初心。”在数字化浪潮中,故宫博物院正在用科技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