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助力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让文物“活”起来
中国电信助力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让文物“活”起来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电信的科技力量支持。
AI讲解员:随身携带的智能导游
“翼讲解”小程序是甘肃省博物馆与电信合作推出的一款AI导览产品。通过AI大模型技术,它能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互动式的讲解服务。
游客只需打开小程序,选择想要了解的展品,AI讲解员就会立刻上线。它不仅能介绍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还能根据游客的兴趣点,推荐个性化的参观路线。更有趣的是,AI讲解员还能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让参观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数字化文物:让珍品“活”起来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自2014年启动智慧博物馆建设以来,博物馆已经完成了2035件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用于展览展示,更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馆藏精品鼎形铜灯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游客只需轻点屏幕,就能360度全方位欣赏这件文物的每一个细节。更令人惊喜的是,数字化演示动画还能让文物“活”起来,生动展现其使用场景和工艺特点,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数字甘博”:打造智慧博物馆新典范
“数字甘博”平台是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个平台不仅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更在文物研究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班睿副馆长介绍,“数字甘博”平台将多年积累的文物数据进行整合,既服务于学术研究,也用于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通过这个平台,研究人员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文物信息,开展学术研究;而普通观众则能通过互动式展示,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文旅新发展
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信与甘肃省博物馆的合作还将继续深化。未来,双方将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如虚拟现实(VR)展览、增强现实(AR)互动等,为游客带来更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中国电信在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插上了科技翅膀,更为全国文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博物馆将更加智慧、更加生动,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