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8亿患者背后的科技突破与健康管理
联合国糖尿病日:8亿患者背后的科技突破与健康管理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健康”。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是1990年的四倍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血糖监测:糖尿病管理的基石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它不仅能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变化,还能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血糖监测呢?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首先,要选择一款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品牌血糖仪。建议挑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且售后服务好的产品,并确保试纸长期供应。
规范的监测步骤
采血前准备:用75%酒精消毒手指,待其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避免使用碘酒,因为碘会影响血糖仪的读数。
采血技巧:取第二滴血进行测试,避免第一滴血中的组织液影响结果。采血时要确保血样足量,否则可能影响测试准确性。
记录数据:每次测量后,都要详细记录血糖值及相关情况,如用药、饮食等,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频率和时间点
- 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测4-7次
- 使用胰岛素者:每日至少测5次
- 口服药或饮食控制者:每周测2-4次
监测时间点包括:
- 餐前血糖: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
- 餐后2小时血糖: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及药物效果
- 睡前血糖:避免夜间低血糖
- 夜间血糖:排查空腹高血糖原因
科技创新:无创监测带来新希望
传统血糖监测需要刺破皮肤采血,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而今,科技创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三星移动体验业务数字健康团队正在研发一种基于光学技术的无创连续血糖监测设备。虽然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这一技术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革命性的健康管理体验。
在香港,由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张世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连续血糖监测系统(OECT-CGM)。该系统应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技术,体积仅如硬币大小,通过微针阵列进行微创皮下血糖取样,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其核心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技术大幅改善了传统电化学传感器的信噪比,提升了血糖读数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预防与管理:健康生活的关键
除了科学监测,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减少油盐糖的使用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正确服药: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糖尿病与健康”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