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专家推荐: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运动指南
中山三院专家推荐: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运动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药物达格列净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年内症状总体缓解率可达44%。这一发现为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控制病情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运动前的准备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和运动能力评估。这包括检查心肺功能、血糖控制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等。评估结果将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强度。
适合的运动类型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传统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抗阻运动如仰卧起坐、深蹲和哑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运动强度和时长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中等强度,即达到最大摄氧量的50%左右。50岁以下的患者运动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50岁及以上的患者则为每分钟100次。每次运动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抗阻运动每周进行2-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48小时。
运动时机
餐后60-90分钟是运动的最佳时机,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不建议在空腹时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运动前后需要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安全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需要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如果血糖低于90 mg/dL(5.0 mmol/L),需要先补充碳水化合物再运动。
运动强度:避免高强度运动,特别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运动时应保持“稍费力”或“轻松”的主观感觉,能够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
装备准备: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服装,糖尿病足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护。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应急食品,以及身份证明和病情卡。
水分补充: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环境选择:选择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运动。
特殊情况
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
- 1型糖尿病患者
- 有急性感染的患者
-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的患者
- 严重糖尿病肾病或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 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
- 血糖控制不佳、波动较大的患者
结语
科学合理的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强度,注意运动中的安全事项,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请记住,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