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技术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技术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yangbo.cctv.com/2025/01/07/ARTIhdikm5Q2IRoH5YDnQkYA250107.shtml
2.
http://m.ce.cn/bwzg/202411/08/t20241108_39196053.shtml
3.
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2825.html
4.
https://www.lllmark.com/zixun/1i5namhj8ntmu.html
5.
https://www.dpm.org.cn/show/368484.html
6.
https://www.dpm.org.cn/lemmas/244302.html
7.
https://young.dpm.org.cn/info/1011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8957
9.
https://www.dpm.org.cn/bottom/friend.html
10.
https://www.szzg.gov.cn/2024/fhdt/cgz/zldt/202405/t20240523_4828920.htm

2025年1月,一场名为“‘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正式开展。这场展览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以创新方式呈现给观众,成为故宫数字化展示的最新力作。

这场展览不仅是故宫博物院数字化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持续创新的缩影。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拥抱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全息投影等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

01

数字化展示:让文物触手可及

在2024年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以“文化传承·数字共享”为主题,展示了多项数字化成果。其中,“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项目,通过高精度3D扫描和建模技术,将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呈现。

“数字文物库”每年新增1.5-2万件数字资源,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故宫的珍贵藏品。“故宫名画记”则收录了300件超高清书画藏品,通过1500余个标注点,让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每幅画作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02

VR体验:身临其境感受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的VR项目是其数字化展示的一大亮点。在福州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御花园VR体验”项目广受欢迎。该项目基于故宫博物院积累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资源开发,以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复现故宫御花园区域。

戴上VR设备,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御花园中,可以近距离观察万春亭的建筑细节,体验钦安殿的祭祀仪式,甚至还能亲手“喂鹿”、“喂鱼”,感受古代皇家园林的生活情趣。

03

AR应用:让文物“跃”出展柜

除了VR,故宫博物院还积极探索AR技术在文物展示中的应用。通过AR应用,观众可以用手机扫描文物,获取丰富的数字内容。例如,在“文物对比鉴赏”展项中,四块超高清联动屏幕组成一个互动平台,观众可以从超高清影像数据库中任意选择藏品投射到屏幕上,通过精细影像对比分析、研究、标注和鉴赏,感受藏品细节之美。

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也让文物的细节之美得以更直观地展现。

04

创新案例:数字技术让纹样“活”起来

“‘纹’以载道”展览是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展示的最新尝试。展览以“纹样”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渲染、图像搜索等技术,提取故宫古建、陶瓷、织绣上的纹样,结合数字化创新,为观众呈现这些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化诠释。

在“梦幻江南”展区,虚拟现实技术生动还原了故宫倦勤斋的室内戏台区域,带领观众进入乾隆皇帝对于江南的遐想空间。这种创新展示方式,让传统纹样焕发新生,也让观众得以从全新视角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之路,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载体。通过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故宫博物院正在为观众打造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平台,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