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望火楼&赵太侔故居:青岛打卡新宠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望火楼&赵太侔故居:青岛打卡新宠儿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www.sd.xinhuanet.com/20241022/e1927cb0c4534f2095399c379dc0bcb1/c.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3A07WIA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5A017WW00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6/11/81246728_1122493552.shtml
5.
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4-04/22/content_23562517.htm
6.
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wb/html/2024-06/11/content_144691_908251.htm
7.
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4-12/01/content_23624369.htm
8.
http://www.gzmg.gov.cn/mgyw/gzdt/202411/t20241105_86024900.html
9.
https://fun.dakabang.net/fun/fun/8769/
10.
http://www.sdmg.gov.cn/detail.asp?id=7307
11.
https://www.zytzb.gov.cn/zytzb/2024-09/23/article_2024092313552198878.shtml

随着电视剧《天才基本法》的热播,青岛的望火楼从一个小众景点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地标建筑,见证了城市的风云变迁,如今吸引了大量影迷前来拍摄同款照片。

01

望火楼:从历史建筑到网红地标

望火楼位于青岛市南区观象一路45号,建于1905年,最初是作为消防观测报警之用。这栋八角形建筑高16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沿内旋梯的走向镶嵌着几个粗石台的小窗。在建成之初,这里是青岛市区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望火楼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得益于电视剧《天才基本法》的取景。剧中,望火楼作为重要场景多次出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时间,这座百年建筑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剧迷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

然而,由于望火楼目前仍是文物保护单位,内部暂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在外部观看和拍照。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是感受青岛历史风貌的绝佳地点。站在望火楼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这座城市从德占时期至今的沧桑巨变。

02

赵太侔故居:文化名人的精神栖息地

与望火楼的"意外走红"不同,赵太侔故居的热度更多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这栋位于龙江路7号的欧洲田园风格别墅,花岗岩砌基,黄色水刷墙,红色瓦顶上开方形老虎窗,还有一个石块铺就的宽敞院子,处处透露着历史的韵味。

赵太侔是山东大学的首任校长,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故居不仅是个人的住所,更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老舍、沈从文、梁实秋、闻一多等文化名流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为青岛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故居共三层,一楼主题是"倬彼云汉",主要陈列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史。二楼则是赵太侔先生的主卧室、书房和生平史迹陈列。中厅还有一个小型的戏剧舞台和几身戏服,显示出赵太侔对戏剧的热爱。

近年来,赵太侔故居不仅作为名人故居对外开放,更成为了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定期举办非遗春日市集、名家讲座、研学、读书会等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青岛历史、感受文化魅力的窗口。据统计,2024年赵太侔故居接待游客达10.9万余人次,日均接待约2000人次。

03

从"网红打卡"到文化传承

望火楼和赵太侔故居成为网红打卡地,反映了当下旅游方式的新变化。过去,游客更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或著名景点,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中的人文建筑和历史遗迹。

这种转变背后,是人们对于文化体验的追求日益增强。通过打卡这些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游客不仅能获得独特的视觉体验,更能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吸引更多游客,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望火楼和赵太侔故居的成功,为青岛乃至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范例:历史建筑与现代文化活动的结合,不仅能吸引游客,更能传承文化,让城市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