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哥庄大馒头:五百年非遗美食变身亿元产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哥庄大馒头:五百年非遗美食变身亿元产业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9887720_51328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4A02HGW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9A02N0F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1A00Z4J00
5.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4/content_258127.html
6.
https://hot.dzwww.com/w_wk2w?ipage=7
7.
http://sd.people.com.cn/n2/2024/1025/c386785-41020220.html
8.
https://www.wgzdmt.cn/
9.
https://www.qdlsc.com/wgzdmt
10.
https://www.wgzdmt.cn/2776.html
11.
https://www.wgzdmt.cn/2772.html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一款拥有500年历史的传统美食——王哥庄大馒头,如今已发展成为年产值约1.2亿元的特色产业。这不仅是一个传统美食的传承故事,更是一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01

五百年传承的非遗美味

王哥庄大馒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历经500多年的传承,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青岛地区的特色名吃,它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主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2009年,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青岛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哥庄大馒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严格的制作工艺。从选材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首先,必须使用崂山区二龙山水库的泉水和面,这种泉水富含矿物质,能赋予馒头独特的口感。其次,面团需要经过10-15遍的压面工序,使面团更加细腻柔软。成型后的馒头要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发酵约1小时,最后在大铁锅中蒸制35-50分钟。出锅后的馒头底部带有金黄的“饹馇”,这是传统工艺的标志。

02

亿元产业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王哥庄大馒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当地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创新精神的结合。

在王哥庄街道,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制作大馒头。随着产业化发展,许多家庭作坊升级为现代化生产企业,但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工艺。例如,青岛蒸蒸日盛食品有限公司每天稳定产出6000斤大馒头,订单主要来自企业、酒店等。该公司负责人曲永杰表示,从10月底开始,订单便纷至沓来,员工们加班加点,一直忙碌到春节前。

王哥庄大馒头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特别是为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许多面塑师傅都是女性,她们凭借精湛的手艺,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也传承了这门传统技艺。

03

创新驱动的未来发展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王哥庄大馒头也在不断创新。新一代传承者们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特色产品。例如,“90后”创业者曲永杰将崂山茶与大馒头相结合,研发出红茶、绿茶、白茶三种口味的茶香馒头。这种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王哥庄大馒头的品类,也提升了其文化内涵。

在营销方式上,王哥庄大馒头也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同时,当地还积极发展“大馒头+”产业模式,将王哥庄大馒头与民宿、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打造“王哥庄·山海里”旅游民宿集聚区品牌,形成三大片区,分别是仰口湾海岸带民宿片区“山海美宿”、近海村落民宿片区“山海仙宿”、山涧村落民宿片区“山海茶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王哥庄大馒头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王哥庄街道将继续聚焦自身发展优势,整合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时,还将加大对电商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王哥庄大馒头。

从一个传统面食到年产值1.2亿元的特色产业,王哥庄大馒头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更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它不仅是青岛的一张美食名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