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引领,成渝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引领,成渝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持续布局和创新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重庆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关键在于中高端新能源智能车型的强势崛起。以重庆车企赛力斯为例,其旗舰车型问界M9在2024年的销量突破15.1万辆,在售价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实现对“BBA”的超越,销量几乎是第二名宝马X5的两倍。
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较上年足足提升了7.3万元。在去年全国超3100万辆汽车“市场蛋糕”争夺战中,重庆车企靠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产业生态加速重构,543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19家整车企业协同共进,产业链“从全到强”稳步发展。
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长安汽车和赛力斯集团作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长安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公司通过实施“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持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在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布电池技术品牌“金钟罩”,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
赛力斯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8.96万辆,同比增长255.26%。公司自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上百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仅2022年研发投入就达31.06亿元。通过与华为深度合作,赛力斯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成功打造问界系列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成渝协同创新,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形成优势互补。重庆在整车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四川则在动力电池和清洁能源配套上展现出强劲动力。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车型的动力电池,均采购自四川省宜宾市生产的动力电池。宜宾市成功引进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120余个,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电芯、新能源整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当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两地以强化产业协作、共建产业生态为实施路径,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两地共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现雏形。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向着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