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宫背后的机床英雄: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宫背后的机床英雄: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972IKG05357ZEO.html
2.
http://www.zgjx.cn/2024-10/31/c_1310786891_2.htm
3.
http://www.news.cn/sikepro/20240919/6b9087c2f4694718a31c5e28f1fa72da/c.html
4.
http://www.whhdmt.com/col/col4470/index.html
5.
https://158jixie.com/news-detail/289/289594.html
6.
https://www.spacechina.com/n25/n2014789/n2014809/c4062467/content.html
7.
https://www.aijianmo.com/m/index.php?s=/news/index/detail/id/6911.html
8.
https://www.wqxxsc.com/cylsj/2242.html
9.
https://www.ichuanghui.org/7874.html
10.
http://www.yixu.net/exhinfo/show-izhmzyqzzq.html

2024年11月29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应用阶段。这座在轨运行的“天宫”空间站,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制造业实力的集中展现。在它的背后,是一批批高端数控机床的默默支撑,它们来自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四川长征机床集团等国内顶尖制造商,为“天宫”提供了关键部件的高精度加工。

01

空间站制造的精度挑战

空间站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以核心舱为例,其结构复杂,包含多个对接口和实验舱,每个部件的加工精度都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装配和功能。例如,对接机构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接失败。

为了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中国航天部门与国内领先的机床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研发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这些机床不仅在精度上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更在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02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打造“大国重器”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重”)是中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内生产重型、超重型机床极限规格品种齐全的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武重在风电、核电、工程机械、国防、船舶等细分市场持续发力,成功研发了多款高性能数控机床。

其中,TKG6920C数控落地铣镗床是武重的代表性产品之一。该机床采用侧挂式大扭矩主轴箱,集成重载恒流量静压导轨技术、滑座双齿轮齿条无间隙传动、重载高速高精主轴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具备Z+W轴3米的超长行程规格。它不仅在风电行业大显身手,也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零件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一款明星产品VTMF5925工作台移动五轴立式铣车加工中心,则是针对舰船燃气轮机机匣类零件高效加工需求而研发。该机床具备重型车削机床高刚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同时配置高转速车铣复合刀架,可实现一次装卡进行多工况铣车加工。其自主研发的具备自动定位功能的高精度工作台交换系统,解决了自动加工上下料的难题,保证了加工过程的高效性。

03

四川长征机床集团:培养“工匠精神”

四川长征机床集团则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加工技术,为航天制造提供了坚实保障。以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02厂一线技能工人王林为代表的一批工匠,不仅在生产一线创造了卓越业绩,更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王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传帮带”模式,培养出一大批关键技术岗位的继任者和后备人才。工作室创新设计了卧式加工中心与正弦台工装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工作室还摸索出“窗口密封槽高效加工”等绝技,将批生产加工效率提高了4倍。

04

数字化制造:从“追赶”到“领跑”

在数字化制造领域,中国空间站的研制过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最新成就。通过建立多学科联合仿真系统,设计师们能够在同一平台上统一进行能源、热控、环境控制、信息、姿轨控、推进等功能的集成仿真。这种系统建模方法实质上也是传统专业建模仿真的革新:数学模型不再以专业领域划分并抽象化,而是可以与空间站真实的物理产品构架保持一致,以系统-分系统/子系统-单机设备-部组件/器件的层次逐级建立多学科模型,则实物产品得到了其对应的数字化伴生品——数字样机。

这种数字化研制模式不仅优化了设计流程,更提高了整体效率。据统计,20%的设计投入往往影响了80%的成本。数字化设计让全系统的研制“重心”实现前移,通过设计初期的优化工作极大提升项目的最终效益。

05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升级,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四川长征机床集团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它们不仅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更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已累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三万多台套数控机床,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川长征机床集团则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加工技术,为航天制造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机床英雄们”将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