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民营经济成央视焦点:新质生产力典范
无锡民营经济成央视焦点:新质生产力典范
2024年,无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1.6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民营经济贡献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无锡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高达66.3%,远高于南京等其他城市,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到“智造”
在无锡,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推进。以闻泰科技为例,这家国内A股上市企业,近年来已形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服务器、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2019年,闻泰科技在无锡高新区设立闻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启动实施5G智能终端研发和制造项目。2020年,闻泰科技追加投资,新增用地224亩,围绕5G智能终端产品研究及制造、半导体封测及研发等内容打造闻泰无锡智能制造产业园。
同样在无锡高新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并建立了核心的技术壁垒,目前已成为全球唯一100%自研的锂电池整线服务商、国内最大非标智能装备企业、同时也是业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储能电池整线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先导智能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每年保持10%以上年销售额的研发投入,建立了无锡研发中心、上海研究院、华南研究中心和欧洲研发中心四大科研基地,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2400项。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无锡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无锡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3275亿元,同比增长15.5%。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领域,无锡已前瞻布局并加速起势,去年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
以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公司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研发平台,智能制造水平行业领先。2020年12月,公司获得工信部公示的江苏省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白名单资质。格林美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南国家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无锡市智能工厂、无锡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政策支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无锡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无锡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23年GDP达到2515.69亿元,经济密度与浦东相当,人均GDP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高新区通过减税降费、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无锡市首家成功上市的软件企业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是中国公共事业、政府部委及其他垂直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在智能电网的用电智能化领域占有40%以上市场份额,主要客户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润燃气和新奥燃气等,是华为海外电力市场软件唯一正式供应商。2023年,朗新科技凭借综合表现再次上榜“2023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位列60位,实现连续3年排名上升。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和硅片生产、电池片切割、锂电池PACK封装和半导体封测环节。公司现已建成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先后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高端装备研制赶超项目,参与了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研发项目。公司创新实力突出,截至2023年,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1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2件。
未来展望: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无锡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5年,无锡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的目标,这既是对自身发展实力的信心体现,也是作为经济大市的责任担当。
从“制造”到“智造”,从“追赶”到“领跑”,无锡民营经济正在以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作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下的典型样本,无锡不仅展示了民营经济的活力与效率,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央视多次聚焦无锡,正是看中了其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示范作用,以及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