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长沙出招破解女厕排队难题
深圳长沙出招破解女厕排队难题
女厕门口排队,是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尴尬场景。在旅游景区、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深圳和长沙分别推出了创新举措,为女性如厕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深圳:首创“潮汐公厕”,动态调整厕位比例
2023年11月,深圳市南山区小南山公园试点推出了全市首座“潮汐公厕”。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交通领域的潮汐车道,通过在男女厕之间设置可灵活调整的通用厕位,实现了厕位资源的动态分配。
“潮汐公厕”采用两扇带锁的推拉“潮汐门”作为隔挡。当女性厕位出现排队现象时,管理人员会关闭男厕一侧的潮汐门,将通用厕位调配给女厕使用;反之亦然。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男女厕位的私密性,又提高了厕位的使用效率。
目前,南山辖区公园内已改造了6个“潮汐公厕”,分别位于小南山公园南广场、北广场、文天祥公园入口、荔林公园环湖路、大沙河公园2号和6号公厕。据南山区环境卫生管理总站项目办负责人刘小英介绍,未来还将在更多符合条件的公厕推广这一模式。
长沙:智慧导厕+专用女厕,多措并举缓解排队
长沙则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女厕排队问题。在长沙南站,候车室的8个卫生间中,有2个被改造为女士专用卫生间,通过增加女性厕位比例来缓解排队现象。这一举措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少女性游客的好评。
此外,长沙还开发了“开福区文旅体云”小程序,其中的“寻厕”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找到最近的卫生间。在一些景区,还安装了智慧导厕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厕所门口的大屏幕实时查看厕位空余情况。
对比与启示:以创新思维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与成都白河公园采用真空厕所技术改造不同,深圳和长沙的举措更侧重于通过空间设计和智能管理来优化现有资源。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思维,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颁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人流量较大地区的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应达到2:1。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难以落实。深圳和长沙的实践表明,通过创新设计和智能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女厕排队问题,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女性如厕难的实际问题,更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的人文关怀。它们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望推动“厕所革命”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