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

引用
7
来源
1.
http://www.wuxing.gov.cn/art/2024/5/14/art_1229518305_1677228.html
2.
http://yjglj.yichun.gov.cn/ycsyjglj/bmwj/202407/9e887437f3dd4fe8873c5a084d2e27b6.shtml
3.
https://peace.tsinghua.edu.cn/info/1022/2216.htm
4.
https://dbba.sacinfo.org.cn/stdDetail/6fa31616497031e359aa9f6ece5a622be63638300554ac53e521172f22e2279a
5.
http://pudunkeji.com/?m=home&c=View&a=index&aid=1394
6.
http://xcyjjy.com/index.php?content-phone-content&contentid=190
7.
http://www.puning.gov.cn/bmpd/pnsyjglj/aqyw/content/post_838532.html

2024年4月3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区域集中供冷项目1号能源站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约1280平方米,造成3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达117.59万元。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也凸显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的紧迫性。

01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解读

为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第13号令《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突出关键环节管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明确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第一责任人,需组织制定并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监护人员,负责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监护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

强化关键环节管理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大小,明确审批要求。对于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要求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的人员进行审批。对于发包作业,企业要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并对现场作业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承包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突出高风险有限空间监管

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容易造成较大事故发生,需要督促企业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重点监管目录将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根据事故等情况适时更新调整。

02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全面开展有限空间排查

各单位要结合行业领域实际,以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场所为重点,对监管领域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全覆盖排查,全面准确辨识存在的安全风险,精准建立监管台账,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做到底数清、责任实、情况明。

加强安全风险隐患管控

监管部门要全面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加强对有关责任单位的服务指导,督促建立安全风险告知牌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员;要重点加强对外包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督促发包单位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加强对作业过程的统一协调管理。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各单位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宣传,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普及《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全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各单位要以遏制事故为目标,深入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工作,对存在重大隐患、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的情形,依法严肃查处。

03

事故案例分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区域集中供冷项目1号能源站“4.3”较大火灾事故

经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因违规动火焊接维修蓄冰池侧板引燃聚脲+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火势迅速蔓延引发火灾,现场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紧急疏散困难且未采取有效应急响应措施,最终导致3人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察火场状况,相关人员现场指认和询问笔录,综合分析认定本起事故直接原因为:三亚丰森劳务公司焊工周磊在蓄冰池内侧板处动火作业时,引燃了蓄冰池西北侧墙聚脲和聚氨酯保温材料,且未能及时有效扑救初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导致蓄冰池内作业的3人未能撤离火场而窒息死亡。

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亚丰森劳务公司对有限空间内热切割与焊接动火危险作业安全风险辨识不清,安全管理失管失控,在开展集中供冷项目1号能源站蓄冰池钢板维修过程中,未按照维修方案作业,危险作业管理混乱,违规作业;事故发生当天,涉事人员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三亚兴森建筑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与劳务分包单位三亚丰森劳务公司为同一法人代表,垂直管理与责任关系不明晰,现场管理责任不明晰;动火作业票申请由三亚兴森建筑公司提出申请,但所有作业人员均隶属于三亚丰森劳务公司;对进场作业三亚丰森劳务公司人员安全交底不清,未及时发现并消除蓄冰池侧板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公司总承包项目部对集中供冷项目的有限空间内动火交叉作业的复合危险性认识明显不足,批准了有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按照三级动火进行管理;审批流程履行不到位,未针对危险作业环境进行现场确认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未能辨识有限空间内动火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特殊作业风险叠加的后果,致使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叠加,未能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应急准备不到位。

开发建设公司在该集中供冷项目未通过竣工验收就组织投入试运行,事故调查组在事后发现项目现场存在多处事故隐患未及时排查发现并整改闭环。此外,还存在试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总包单位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公司、联合调试单位深圳前海中碳综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责任交叉,责任划分不清晰的情况;开发建设公司有关负责人对集中供冷项目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04

安全管理建议

  1. 企业应严格落实《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安全培训、作业审批、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2.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熟知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具备相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对存在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的人员进行审批。

  4. 强化现场监护,确保监护人员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

  6.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