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来袭!你的舌头还好吗?
鹅口疮来袭!你的舌头还好吗?
“医生,快看看我孩子嘴里怎么了?”一位焦急的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来到诊室。我仔细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口腔和舌头上布满了白色的斑块,看起来像是奶酪一样的物质。这位母亲告诉我,她发现宝宝最近吃奶时总是哭闹,而且嘴里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我告诉这位母亲,宝宝患上了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它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进食,还会给家长带来不少困扰。那么,鹅口疮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医学上称为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这种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就存在于我们的口腔中,但当某些条件改变时,它就会大量繁殖,导致感染。
鹅口疮的主要症状是在口腔和舌头上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块,这些斑块看起来像是奶酪或牛奶凝固物。它们可能略微隆起,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如果强行刮掉这些斑块,可能会留下轻微出血的溃疡。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口腔或喉咙有烧灼感,甚至影响进食。
为什么会出现鹅口疮?
鹅口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机体免疫力下降。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患上鹅口疮:
婴幼儿: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口腔黏膜较为娇嫩,容易被真菌侵犯。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等。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人:抗生素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群,破坏正常的菌群平衡;而激素则会抑制免疫功能,使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
佩戴假牙的人:如果假牙清洁不当,容易成为真菌滋生的温床。
如何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抗真菌药物:这是治疗鹅口疮的主要手段。医生可能会开具制霉菌素悬浮液、克霉唑锭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需要在口腔中含漱或溶解,然后吞咽。一般需要持续使用直到病变完全消失。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早晚以及每餐后都要清洁牙齿和舌头。佩戴假牙的人需要定期清洁假牙,并在夜间将其浸泡在消毒液中。
调整饮食:给予患者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酸性和粗糙的食物刺激口腔黏膜。
保持口腔湿润: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湿润口腔,减轻症状。
如何预防鹅口疮?
预防鹅口疮的关键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和刮舌器清理口腔。婴幼儿可以用温水清洁口腔。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和餐具的清洁,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遵医嘱服用。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鹅口疮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通过日常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鹅口疮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