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普放久了会变熟普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普放久了会变熟普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7/18/71945343_1129014686.shtml

普洱生茶放久了,会变成普洱熟茶吗?

前两天有茶友问了茶道君这样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会感到困惑的——同样是普洱茶,为什么有的“生”,有的“熟”?它们之间有些什么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普洱生茶(生普)放久了,并不会变成普洱熟茶(熟普),不管你放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一百年,生普只会变成老生普,而不会变成熟普。

但,用制作普洱生茶的原料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工,制作成普洱熟茶。

也就是说,区分生普和熟普的关键,不是放了多长时间,而是加工工艺

生普和熟普的不同工艺

普洱生茶的定义是采摘自云南一定范围内茶树鲜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才能称为普洱生茶。

而普洱熟茶则是以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渥堆发酵包含了潮水(洒水)、砌堆发酵、翻堆解块、沟通干燥、起堆等工艺。

文字看上去有点复杂,但茶友们看了茶道君把生普、熟普主要工艺列在一起的表格,茶友们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了: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普、熟普的原料,都是以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的晒青毛茶为原料

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生普,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紧压以及一定时间的时间的自然存放;

而熟普是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过程,水、热、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的关键。


生普茶饼(左)与熟普茶饼(右)

现代熟普是怎么诞生的

熟茶发酵技术又称为“人工潮水渥堆发酵工艺”,实际是从粤港两地学来,但却在勐海茶厂出了名,开了花,继而整个勐海成为适合发酵熟茶的“基地”。

现代普洱熟茶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普洱生茶需要长时间转化,才能成为“红汤普洱”的问题。


红浓明亮的普洱熟茶汤色

上世纪的香港是普洱茶消费的主要市场,50年代以后,随着号级茶工艺的失传,需要长时间来转化的红汤普洱茶已远远不能满足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香港茶商借助“外力”寻找到快速转化的方法,但产量有限。

1973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派七人小组专门到广州学习普洱茶的渥堆发酵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和探索,1974年,渥堆发酵技术获得成功,并形成了工艺规范。

也就是说普洱熟茶的官方历史还不到50年,现代普洱熟茶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当年就喝到“红汤普洱”,并不需要像普洱生茶放那么久(生普即便在温热潮湿的广东,也可能要存放7年、10年才能转化出红汤。)

不过,从大量消费者实际品饮的反馈来说,当年做出来的普洱熟茶,往往喝起来还不够愉悦,经过适当存放,一般来说陈放3年以上的普洱熟茶,堆味会退去很多,品饮体验会有较大的提升。


普洱熟茶(散茶)

生普与熟普茶汤的不同

生普经过多年的存放,茶汤的汤色会逐渐向“红汤”变化,这个过程要多少年,要看茶存放地的温度、湿度。

比如在湿热的广东、香港,如果是一般家庭自然存放,可能7年、10年就能转化出“红汤”;如果是相对干燥许多的北京,可能时间翻倍也未必会出“红汤”。

而普洱熟茶,则是出厂即是“红汤”。


《茶源地理》甄选红六星茶王

陈放20年的生普汤色

香气、滋味方面,在一般家庭存放的条件下,生普可感知的变化可能会更明显一些,以三年、五年的尺度来观察,对比会更明显;

生普在后发酵的过程,新茶的一部分芳香物质、风味物质会减弱、甚至消失,但也会不断产生新的;

相对来说,熟普则会给人稳定许多。

汤感方面,工艺到位的熟普通常都会给口腔“厚滑”之感,而生普要达到相近的“厚滑”程度,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虽然,年份未到位的生普没那么厚滑,但茶汤却有熟普上少见的活力感、生津、回甘。

小结一下,生普和熟普,同属普洱茶,但生普放久也不会变成熟普;生普和熟普,无论是工艺上,还是风味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