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流感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有望5年内投入使用
通用流感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有望5年内投入使用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研究团队在通用流感疫苗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基于巨细胞病毒(CMV)载体的新型疫苗能够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诱导对1918年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并提供对现代H5N1病毒的交叉保护。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者认为这种疫苗有望在5年内投入使用。
流感病毒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能够引起严重症状,有潜力导致大量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已经开发出多款不同类型的流感疫苗,包括减毒活病毒疫苗、灭活全病毒疫苗、病毒体疫苗、裂解病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在生产成本、制造时间、特定人群效力和交叉反应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这种新型疫苗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病毒载体技术。研究团队将流感病毒的抗原片段插入到CMV病毒中,利用CMV病毒作为载体,成功诱导了针对流感病毒的T细胞免疫反应。与传统疫苗相比,病毒载体疫苗能诱导更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具有高效、稳定且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研究结果显示,11只接种了1918年流感病毒疫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有6只在暴露于现代H5N1病毒后存活,而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动物则全部 succumbed to the disease。这一发现表明,该疫苗平台能够提供对不同流感病毒株的交叉保护,有望解决传统季节性疫苗因流感病毒快速突变而效力受限的问题。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疫苗平台不仅对流感病毒有效,还可能用于对抗其他快速突变的病毒,如新冠病毒。这一突破为开发能够提供长期保护的通用疫苗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望显著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水平,减少流感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其他疫苗研发机构也在积极推进创新流感疫苗的开发。例如,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推出了中国首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此外,美国政府近期向Moderna拨款5.9亿美元,用于推进针对多达五种大流行性流感亚型的mRNA疫苗研发,显示出全球在流感疫苗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