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津三地低保补助大比拼:谁最给力?
京沪津三地低保补助大比拼:谁最给力?
2024年7月起,北京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450元,这一标准不仅高于上海和天津,也领跑全国。而上海和天津的低保标准虽未查到最新数据,但根据以往数据,均低于北京。
申请条件:户籍、收入和财产的严格审核
三地在申请低保时,都严格审核申请人的户籍、收入和财产状况,但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在北京,低保标准的调整主要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基础进行测算,综合考虑财政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疫情影响、社会保障相关标准调整等因素。申请家庭需要提交相关材料,经过审核后,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受理。
上海的低保申请条件则更为细化。申请家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标准,且符合低保家庭财产标准规定的本市户籍家庭。这里的本市户籍家庭包括全部由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以及本市户籍居民与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非本市户籍的配偶、子女组成的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三年以上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在监狱内服刑、在戒毒所强制戒毒的人员等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天津的申请条件与北京类似,但对家庭财产状况有更具体的规定。申请家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具有天津市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条件。天津市户籍家庭包括全部由具有天津市户籍的居民组成的家庭,以及由天津市户籍居民与符合与具有天津市户籍居民形成婚姻关系,并在天津市共同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非天津市户籍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役义务兵、连续三年以上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在监狱内服刑、在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或者宣告失踪人员等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财产状况方面,申请家庭拥有的应急之用的货币财产总额,人均应不超过24个月城市低保标准之和。
审批流程: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
三地的低保审批流程大体相似,但具体环节和时限略有不同。
在北京,低保申请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受理,审核确认程序一般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上海的低保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家庭确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材料。申请人也可以通过网上或者向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或者其受托人提交的基本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予以受理,将信息录入上海市民政局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并发放《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单》。
天津的低保申请流程则分为六个步骤:申请、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公示、审核、结果公示和发放保障金。申请人在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将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工作。调查核实情况需要在申请人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设置的村(居)务公开栏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将申请材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结果、初审意见等相关材料报送区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区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将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工作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5个工作日。最后,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则上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按月支付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账户。
保障范围和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公平合理
三地都建立了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北京的低保标准调整主要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基础进行测算,综合考虑财政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疫情影响、社会保障相关标准调整等因素。2024年7月起,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395元,调整为1450元,上调55元。
上海虽然未查到最新的低保标准,但根据2025年医保相关政策,可以看出上海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较大。2025年,上海提高了居民医保总筹资标准,具体为:7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526元/年;60-6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526元/年;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4506元/年;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调整为2816元/年;大学生,筹资标准调整为1546元/年。同时,上海继续对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帮扶补助,政府对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低保边缘家庭老人、重残人员、以及高龄老人等的个人缴费部分继续予以补助。
天津的低保标准虽然未查到最新数据,但根据2024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可以看出天津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投入较大。2024年,天津将居民医保低档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具体为每人每年670元,高档每人每年1100元。2025年,天津将个人缴费标准提高20元,具体为低档每人每年400元、高档每人每年1030元。同时,天津对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其他重度残疾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学生等资助参保对象,按照低档个人缴费标准90%的比例定额资助,其余10%费用由个人缴纳。特困人员、部分优抚对象、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的配偶和孤儿,个人缴费部分按照100%的比例全额资助,个人无需缴纳费用。
结语:三地政策各有特色,共同目标是保障民生
总体来看,京沪津三地的低保政策各有特色:
- 北京的低保标准最高,且调整机制科学合理,能够较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 上海的政策体系最为完善,不仅关注低保补助,还通过医保等多重保障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 天津的审批流程最为严格规范,确保了低保资源的精准投放。
三地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