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幼儿园如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幼儿园如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6A00KPR00
2.
https://www.chinacdc.cn/jkyj/crb2/bl/szkb/jswj_szkb/202409/t20240907_299053.html
3.
http://cdcp.gd.gov.cn/zzzq/jkyw/content/post_4427875.html
4.
https://www.phyathai-sriracha.com/article/pediatrics-en/%E4%BB%80%E4%B9%88%E6%98%AF%E6%89%8B%E8%B6%B3%E5%8F%A3%E7%97%85%EF%BC%9F/?lang=en
5.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13/95f4766ad13048d9bb19de04d26b8ce6/c.html
6.
https://www.bblzh.gov.cn/xwzx/ztzl/msfwly/wsly/cjwt/5055864.html
7.
http://www.shehui.pku.edu.cn/sz/content.aspx?nodeid=1095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尤其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爆发。据统计,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2023年5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近9万例,6-7月更是高达40多万例。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儿童健康,还会给幼儿园管理和家庭生活带来困扰。因此,加强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01

手足口病的传播特点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该病具有以下传播特点:

  1.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传染源,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此外,呼吸道飞沫也是重要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

02

幼儿园预防措施

针对手足口病的传播特点,幼儿园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控措施:

1. 健康监测

  • 晨检制度:每天早晨对入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和口腔、皮肤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 缺勤追踪:对因病缺勤的儿童进行登记和追踪,了解其健康状况。

2. 环境卫生

  • 定期消毒: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清洁和定期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楼梯扶手、玩具、餐具等儿童频繁接触的物品。
  •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的滞留。

3. 个人卫生

  • 勤洗手: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游戏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 健康教育:通过图片、儿歌等形式,向儿童普及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4. 饮食安全

  • 餐具消毒:确保餐具专人专用,并进行严格消毒。
  • 食品安全: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避免生冷食物。

5. 应急处置

  • 隔离措施:发现确诊病例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 终末消毒: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03

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幼儿园为例,该园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晨检力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
  2. 每日对教室、玩具进行消毒
  3. 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讲座
  4.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通报疫情信息

通过这些措施,该园在高发季节仅出现少量散发病例,未发生聚集性疫情,有效保障了儿童健康。

04

家长配合建议

  1. 疫苗接种:鼓励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2. 家庭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儿童玩具和用品。
  3. 健康监测: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 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口鼻等。
  5. 减少外出:在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危害。幼儿园和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