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飞机上应急医疗现场包扎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飞机上应急医疗现场包扎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63391760.html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飞机前挡风玻璃破碎导致的紧急迫降。在这种情况下,乘务员需要在地面救护车到达前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本文将详细介绍现场包扎技术,包括伤口种类及伤情判断、包扎材料、包扎要求以及具体的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方法等。




工作任务

某航空公司航班,因飞机前挡风玻璃破碎,紧急迫降,迫降位置离机场有一定距离,机上发现4名伤员,在地面救护车到达前请乘务员给予急救处理。

任务分析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纱布、绷带、三角巾、创可贴等急救箱中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对伤口进行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一环。包扎术是针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救措施,主要目的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保护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按照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角巾包扎和绷带包扎。

伤口种类及伤情的判断

根据致伤因子的不同,伤口可分为割伤、瘀伤、刺伤、挫裂伤、枪伤或爆炸伤、烧烫伤和化学灼伤等。伤口类型不一,造成的伤害也不同:有的创口整齐,但出血量大;有的淤血肿胀明显;有的皮肤损伤严重;有的损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

现场处理时,要仔细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残留,有序检查,暴露全身,避免遗漏。例如,伤口深、出血量多者可能有血管损伤;胸部伤口较深时可能有气胸,腹部伤口易导致肝、胆、脾、胰或胃肠道损伤;肢体畸形可能有骨折;异物扎入人体可能伤及大血管、神经或重要器官。

包扎材料

  1. 创可贴:有各种大小不同规格,弹力创可贴适用于关节部位损伤。
  2. 绷带:卷状绷带具有不同的规格,可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包扎,如手指、手腕、上下等。普通绷带有利于伤口渗出物的吸收,高弹力绷带适用于关节部位损伤的包扎。
  3. 胶布:具有多种宽度,呈卷状,用于固定绷带、敷料。
  4. 三角巾:展开状态规格为底边135cm、两斜边均为85cm、高65cm的等腰三角形,有顶角、底边、斜边与两个底角。为了方便不同部位的包扎,可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中央,然后根据需要折叠成3横指或4横指宽窄的条带状,称为带状三角巾;或将三角巾的两底角对折重叠,然后将两底角错开并形成夹角,叠成燕尾式,称为燕尾式三角巾;或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绷带的一端在手指周围缠绕数次,形成环状,将另一端穿过此环并反复缠绕拉紧,形成环形垫圈。
  5. 就地取材:干净的衣物、毛巾、床单、领带、围巾等可作为临时的包扎材料。

包扎要求

  1. 包扎伤口动作要快、准、轻、牢。包扎时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和出血。
  2. 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加盖敷料。
  3. 尽可能戴医用手套,做好自我防护。
  4. 加盖敷料,封闭伤口,防止污染。
  5.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情。
  6.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7. 较大伤口不要用水冲洗。
  8.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药物。
  9.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不要试图复位突出伤口的骨折端。
  10.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11. 注意事项:伤口上要加盖敷料;应用绷带包扎时,松紧要适度;如有绷带过紧的现象,如手、足的甲床发紫,绷带缠绕肢体远心端使得皮肤发紫、有麻木感或感觉消失,严重者手指、足趾不能活动时,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无手指、足趾末端损伤者,包扎时要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现场包扎技术第二讲——绷带包扎

环形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是绷带包扎中最常用的,适用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的包扎。

  1. 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2. 将绷带打开,一端稍作斜状环绕第一圈,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入环形圈内,环绕第二圈。
  3. 加压绕肢体环形缠绕4~5层,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
  4. 最后用胶布粘贴固定,或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行剪成两个布条,两布条先打一结,然后再缠绕肢体打结固定。

螺旋包扎法

  1. 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 先环形缠绕两圈固定始端。
  3. 从第三圈开始,环绕时压住前一圈的1/3或1/2。
  4. 最后用胶布粘贴或打结固定。

“8”字包扎

  1. 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敷料覆盖伤口。
  2. 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先行环绕两圈。
  3. 然后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
  4. 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5. 包扎关节时绕关节上下“8”字形缠绕。

螺旋反折

螺旋反折包扎适用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部位的包扎,如小腿、前臂等。

  1.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
  2. 螺旋方法每反折一次,反折时以左手拇指按压住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
  3. 反折处要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处。
  4. 最后固定。

回返包扎

回返包扎适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断肢部位的包扎。

  1. 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伤口,先用环形法固定始端。
  2. 一只手固定绷带的反折点,另一只手背绷带反复呈放射状反折。
  3. 直至将敷料完全覆盖。
  4. 在肢体末端环形缠绕两周后,运用螺旋法向上包扎。
  5. 回到起始部位以环形包扎结束并固定。

现场包扎技术第三讲——三角巾包扎

头顶帽式包扎

  1. 三角巾的底边折叠成约2横指宽,边缘置于伤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
  2. 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头后部枕骨下方交叉并压住顶角。
  3. 再绕回前齐眉打结。
  4. 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

眼部包扎

  1. 用于眼部外伤时将三角巾折成窄带。
  2. 以较短处(约1/3)斜放在伤眼上,将下侧较长一端经枕后绕到额前压住较短的一端。
  3. 继续沿着额部向后绕至健侧颞部,短端反折环绕枕部与长短打结。

肩部包扎

  1. 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燕尾夹角约,大片在后压住小片,放于肩上。
  2. 燕尾夹角对准伤侧颈部。
  3. 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并打结固定。

单侧肩部包扎

  1.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两燕尾角相等,燕尾夹角约100°。
  2. 披在双肩上,燕尾夹角对准颈后正中部。
  3. 燕尾角过肩,由前向后包肩于腋前或腋后,与燕尾底边打结。

双侧肩部包扎

  1. 将三角巾展开,顶角放在伤侧肩上。
  2. 底边向上反折置于胸部下方,并绕胸至背的侧面打结。
  3. 将顶角拉紧,顶角系带穿过打结处上提系紧。

双侧胸部包扎

  1.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两燕尾角相等,燕尾夹角约100°。
  2. 两燕尾角过肩于背后。
  3. 置于胸前,夹角对准胸骨上凹。
  4. 将燕尾顶角系带,围胸与底边在背后打结。

手足包扎

  1. 三角巾展开。
  2. 手掌或足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
  3. 手指或足趾尖对向三角巾的顶角。
  4. 指缝或趾缝间插入敷料。
  5. 将顶角折回,盖于手背或足背。
  6. 两底角分别围绕到手背或足背交叉。
  7. 再在腕部或踝部围绕一圈后在腕部背面或踝部前方打结。

膝部(肘部)带式包扎

  1. 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
  2. 将中段斜放于伤部,两端向后交叉缠绕,返回时分别压于中段上下两边。
  3. 包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外侧打结。

腹部包扎

  1. 三角巾底边向上,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顶角对准两腿之间。
  2. 两底角围绕腹部至腰后打结。
  3. 顶角由两腿间拉向后面与两底角连接处打结。

单侧臀部(腹部)包扎

  1. 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燕尾夹角约60°朝下对准外侧裤线。
  2. 伤侧臀部的后大片压住前面的小片。
  3. 顶角与底角中央分别过腹腰部到对侧打结。

悬臂带

  1. 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的条带。
  2. 中央放在前臂的下1/3处或腕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