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来了!“85后”爸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审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来了!“85后”爸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审美?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4/20/content_26070951.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3A0AA6300
3.
http://www.zgetms.com/article-988-1.html
4.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2/05/content_4wdmEaFWlp.html
5.
https://www.chinesebiznews.com/detail/21832/zh-cn
6.
https://news.gdufe.edu.cn/xiaobao/phone/content.aspx?id=904
7.
http://www.bkeconomy.com/detail-1720425706129851.html
8.
http://www.news.cn/fashion/20240820/b31bd402fcaf482da28afbad394200e8/c.html
9.
http://www.zgetms.com/article-1029-1.html
10.
https://scjgj.gz.gov.cn/gkmlpt/content/10/10088/post_10088472.html
11.
https://www.cbmexpo.com/cn/news/5070.html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个全民购物狂欢的时刻,作为“85后”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消费观,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1

当前青少年消费特点与审美倾向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从众性消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高,能积攒下来的积蓄不多,青年可控资金有限,常常会因为买一块手表攒一两年的钱。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繁荣为青年消费提供了空间,青年在家庭中的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商品紧俏的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时尚青年才能有的东西,很多青年也想要拥有,比如,一些青年为了能买到一件港衫去“找门路”。当时的青年消费大多追赶时代大潮,生怕被“落下”,从众性特征明显。青年消费不仅是为了简单地满足生存需求,而是兼具了丰富物质生活与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摆脱了票证的束缚,人们的物质欲望被激发,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不断刺激着青年的消费欲,对于新事物的追捧和对潮流的渴望导致部分青年在消费行为上盲目模仿他人,各地频频出现抢购潮。在基本物质消费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青年时尚消费和享乐消费起步,青年所具有的好奇、激进等特质使其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社会时尚,甚至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相互攀比和模仿。

  2. 品牌消费:当消费成为一种文化,青年消费观念向纵深发展,商品品质成为绝大多数青年的追求,这时品牌消费开始在我国消费领域出现并盛行,成为代表性的消费具象。其中,奢侈品牌具有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其塑造的品牌文化具有符号光环效应,正迎合了部分青年追求财富和身份地位的社会目标。在一些青年眼中,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成功人士的标志性附属品,是时尚的代名词。一项针对上海青年的调查表明,上海青年对奢侈品的认识水平和关注度高,实际购买力也较强(85.7%)。青年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一个主要群体,非经济契合性是青年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征之一。奢侈品可以彰显生活品质和品位,但应以购买力和对品牌的认知度为基础,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收入水平而盲目进行奢侈品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而一些受消费主义影响的青年未富先奢,奢侈品的符号压力使他们在消费中纠结与焦虑,这部分青年误以为金钱等同于成功,奢侈品能使人感觉到此人的“品味格调”“经济实力”和“身份地位”,追求奢侈品并不是为了个人消费,缺少自我动机,重物品消费、少文化品味消费。

  3. 网红打卡消费: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红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起初“网红”意为网络红人,从广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的热门美食、景点、穿搭、民宿、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事物。“打卡”可以理解为对某一事物的记录,更可以理解为“到此一游”。当前,网红打卡行为往往是网络社交和线下体验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型娱乐消遣方式。正是因为对网红事物的推崇,使得很多人减少考察成本,直接体验感受,也使得打卡行为体现出更多“仪式感”:“我体验了很多人认为好的东西”“我体验了经典”。网红打卡是一种时尚,会让消费者获得心理满足。

  4. 电商消费:电商成为当代青年消费的一个主要渠道。线上交流快捷方便、成本低,从而导致消费品的社交化和动态化,给青年带来了与消费品跨地域跨时间的互动认知甚至情感连接机会,加强了消费者与消费物的联系,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消费的可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推送的令人心动的广告、直播间发放的折扣券、网红对某一产品的强烈推荐等都营造出一种“抢到就是赚到”的假象,营造了“虚假需求”氛围,诱导消费者进行冲动消费。“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顿火锅”等营销口号将爱情、社交与消费捆绑。消费成为部分青年认同并践行的价值选择,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获得符号象征,从而得到一种虚假认同感。这些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文化消费和情感消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青少年的消费价值观,还会干扰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02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面对这样的消费环境,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以下是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 培养审美能力: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避免过度关注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品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如欣赏自然风光、艺术作品或讨论美的多样性,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审美视角。例如,可以带孩子参观美术馆和画廊,接触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作品。在参观过程中,家长不必过多讲解,而是让孩子自由观察,感受作品的氛围。同时,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力。

  2. 理性消费教育:教育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品牌和流行趋势。可以通过“平替”(平价替代品)的概念,让孩子明白性价比的重要性。例如,在选购洗面奶等日常用品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产品的实际功效而非品牌知名度。市面上的洁面产品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都有,真不会选!用清洁力太弱、过分温和的洁面洗不干净不说!油脂堵塞毛孔 痘痘闭口扎堆长!用清洁力太强的洁面又容易过度清洁,把脸洗的又红又外油内干这里总结了还不错的洗面奶,宝子们可以看一下!
    ⭕洁面的误区
    ⛔洁面之前未洗手,直接洗脸
    ⛔洗脸水温越高越好
    ⛔洗面奶起泡越多越好
    ⛔洗脸越久越好
    1⃣茉卡同学洗面奶—控油祛痘
    2⃣C咖洗面奶—深层清洁
    3⃣碧欧泉洗面奶—补水保湿
    4⃣德妃洗面奶—温和舒缓

  3. 财商教育:通过给孩子零用钱的方式,培养其消费观念和决策能力。研究表明,孩子金钱观的萌芽期是在6岁以前,形成期是在6~12岁,12~18岁是发展期。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是避不开的课题想要培养孩子的财商思维,可以给Ta准备这本书《少年漫画学《塔木德》财商思维通过这本书孩子可以学会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学会理财3⃣勇敢面对风险与机遇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5⃣合作与共赢别让孩子在财商的培养上掉队,让我们从小抓起,助力他们赢在未来的起跑线!

  4. 提供替代性活动: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阅读、艺术创作等有益活动,转移其对物质消费的关注。例如,可以组织家庭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而不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03

双十一期间的具体建议

在双十一期间,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购物清单: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购物清单,明确需要购买的物品和预算范围,避免冲动消费。

  2. 比较价格和品质:教孩子学会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品质,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例如,在选购洗面奶等日常用品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产品的实际功效而非品牌知名度。

  3. 理性对待促销:帮助孩子理解促销活动的本质,不要被“限时折扣”、“秒杀”等营销手段所迷惑。例如,可以告诉孩子“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顿火锅”等营销口号将爱情、社交与消费捆绑。消费成为部分青年认同并践行的价值选择,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获得符号象征,从而得到一种虚假认同感。这些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文化消费和情感消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青少年的消费价值观,还会干扰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 关注精神需求:提醒孩子消费不是获得快乐的唯一途径,重视亲情、友情等精神层面的满足。例如,可以组织家庭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而不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5. 树立榜样:家长自身要以身作则,展示理性和节制的消费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04

结语

双十一不仅是购物的狂欢,更是教育孩子正确消费观和审美观的好时机。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多元、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让我们携手努力,培养出既懂得欣赏美,又能理性消费的新一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