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传统盆景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完美融合
上海植物园:传统盆景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完美融合
上海植物园作为海派盆景的发源地,不仅拥有国内最大的盆景专类园之一,更在现代景观设计领域持续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
海派盆景的发源地
上海植物园的盆景园占地逾4公顷,是国内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盆景园之一。园内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盆景精品数千余盆,树种多达七十余种,以五针松、黑松、罗汉松、真柏等松柏类树种为主。
盆景园由树桩展示区、山石盆景展示区、海派盆景博物馆以及盆景养护区四个区域组成。其中,树桩盆景区展示了桩景精品千余盆,各式盆景姿态万千,各具特色。
上海植物园的盆景艺术以“师法自然,苍古入画”为特色,经过几代盆景工作者的创作研究,融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2024年,上海植物园举办小微盆景展,展出50余组精品,其中包括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力作,展现了海派盆景的艺术魅力。
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
上海植物园在现代景观设计方面也展现出前瞻性的创新思维。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位于世博文化公园的温室花园,该项目由DMAA建筑事务所设计,于2024年9月竣工。
温室花园项目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性设计理念。项目采用单层玻璃屋顶,以提高透光率并减少人工照明需求。屋顶设计了可调节的开口以实现自然通风,并集成了光伏板为温室提供能源。
整个项目分为三个展馆:沙漠馆模拟干旱环境,热带雨林馆展现湿润气候,第三个展馆则设有垂直花园,可作为灵活的展览空间。游客可以通过透明矮墙和分级路径,体验不同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
垂直绿化的实践
在垂直绿化方面,上海植物园展示了南蛇藤等攀援植物的应用。南蛇藤为卫矛科落叶木质藤本,枝条细长、坚韧,形态酷似蜿蜒盘旋的祥蛇,在林间穿梭。
南蛇藤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能迅速覆盖墙面,形成绿化效果。其叶片随季节变化,秋季会变成黄色,晚秋初冬时果实成熟,露出鲜红的假种皮,宛如红花朵朵,美不胜收。
上海植物园将南蛇藤应用于棚架、墙垣、桥柱等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兼具生态功能。这种垂直绿化方式不仅节省空间,还能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建筑能耗。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上海植物园通过将传统盆景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既有艺术价值又具生态功能的园林空间。盆景园内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的艺术理念,而现代景观项目则展示了可持续性和技术创新。
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的美观度,也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上海植物园以其独特的景观设计,为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