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斯拉事故频发,自动驾驶安全如何保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斯拉事故频发,自动驾驶安全如何保障?

引用
新华网
15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40927/615b529a29f84e3fa4173efdd5e5d84c/c.html
2.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8013145174618.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ML23SA0511IK8N.html
4.
https://www.sinovision.net/society/202404/00543398.htm
5.
https://www.42how.com/article/14798
6.
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23340.html
7.
https://www.dtlawyers.com.cn/article/list/6194.html
8.
https://caus.com/all-articles/news/404131/
9.
https://www.cnblogs.com/autodriver/p/18102350
10.
https://xueqiu.com/4047986944/291071818
11.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4/27/125538650.html
12.
http://www.news.cn/tech/20240905/01339aedf206418f9da820b31b467e9e/c.html
13.
https://www.mobileyechina.com/blog/the-mobileye-safety-methodology-for-fully-autonomous-driving/
14.
https://www.castc.net/news/9836.cshtml
15.
http://www.cnautonews.com/yaowen/2025/01/03/detail_20250103371101.html

2024年4月,美国西雅图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交通事故:一辆2022款特斯拉Model S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与前方摩托车相撞,导致28岁的摩托车手杰弗里·尼森当场死亡。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广泛质疑。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56岁的特斯拉司机正在使用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并且在车辆行驶期间查看手机。尽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保持车辆在车道中央行驶,并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但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前方的摩托车,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这起事故并非个案。自2016年以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经调查了至少35起涉及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事故,其中造成17人死亡。这些事故暴露出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纯视觉方案,即通过8个摄像头进行环境感知,而不使用激光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这种设计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也带来了显著的技术缺陷。

专家指出,纯视觉方案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表现尤为不稳定。《华尔街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其分析的12个车祸案例中,有83%的事故发生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即便是人眼能够轻易识别的障碍物,Autopilot也可能因未能正确识别而导致碰撞。

此外,多摄像头系统的校准问题也是一大隐患。不同摄像头之间的图像校准不一致,可能导致系统对相同物体的识别产生偏差。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菲尔·库夫曼表示,视觉算法依赖于大量训练案例,而当遇到不在训练范围内的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正确识别。

面对这些安全问题,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坚持认为昂贵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是“不必要的”。然而,随着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将其应用于自动驾驶技术中,以提高安全性。

相比之下,其他车企普遍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结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优势,以实现更可靠的目标检测和环境感知。这种方案虽然成本较高,但能显著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为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发展,中国政府近期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标准和法规。9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以及《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监管提供重要依据。

北京市也于2024年12月31日通过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提出了多项要求。例如,车企必须如实宣传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提示使用安全注意事项;需要上传车辆运行数据并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制度;申请路测和示范应用必须遵循规定流程;还需采取措施防止非法测绘活动。

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管框架,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一致性,支撑行业监管,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然而,要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落地,还需要在多个层面持续努力。在技术层面,应继续优化传感器融合方案,提升算法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特别是在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下的表现。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车辆运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在监管层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测试和认证体系,确保自动驾驶系统在投入市场前经过充分验证。同时,加强对车企的监督,确保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不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功能,明确告知用户使用限制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升用户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科普活动和安全培训,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自动驾驶功能,避免过度依赖或误用,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安全始终是其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法规完善和公众教育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落地,让科技进步与公众安全齐头并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