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体操“被禁动作”之真假:程菲跳、刘璇一动作仍存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体操“被禁动作”之真假:程菲跳、刘璇一动作仍存在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3A0913400

近年来,关于中国体操队“被禁动作”的讨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这些讨论往往将某些动作描述得如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禁招”,暗示中国体操队因技术过于高超而被刻意限制。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所谓的“被禁动作”,揭示其中的真相与误解。

说到“中国体操被禁动作”,很多体育迷往往会联想到类似武侠小说中威力巨大的“江湖禁招”,而随着近些年来一些媒体并不严谨的包装。导致网络上形成了一种“中国体操难度吊打世界,因此被专门针对限制”的刻板印象。

诚然,体操作为一个主观的打分项目,裁判的参与多少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而中国体操(乃至其他一些项目)也的确吃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足的亏,但具体到所谓“被禁动作”,实际上却并没有网上传言的那么神乎其神和冤枉委屈,如果细究,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说是有理可寻的。

所谓禁招一、程菲跳

项目:跳马,动作编号5.33

程菲跳为中国体操名将程菲命名的高难跳马动作,其学名为踺子转体180度上马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2020周期难度为6.0,至今仍为顶尖跳马运动员所选择的主流难度。

实际上这个动作完全没有被禁止,不知道被禁的传言从何而来,其实在程菲之后,朝鲜队的洪淑贞、洪恩贞、李银河、安昌玉,俄罗斯队的Sosnitskaya、Paseka,美国队的Zarmarripa、Skinner、Biles、Carey、Robertson、Blakely、Wong(华裔),加拿大队的Olsen,巴西队的Barbosa、日本的宫川纱江、匈牙利的Devai、英国的Gardirova等人,都在正式比赛中拿出过程菲跳。

所谓禁招二、莫慧兰空翻

项目:高低杠,动作编号3.708

莫慧兰空翻为中国体操名将莫慧兰命名的高低杠空翻动作,其学名为后摆团身前空翻越杠抓杠,为G组动作(高低杠最高难度组别)。

因为该动作本身难度较大(空翻后半空中看不到杠,需要运动员在团身在半空中时盲抓杠),而且并不容易向前向后形成连接,与当今体操高低杠主流导向流畅性不符,所以练习的运动员不多。所以,有部分观众误认为该动作被国际体联禁止。

而且,莫慧兰空翻其实并不是一个只有中国能掌握的动作。由于莫慧兰空翻本身是由男子单杠移植的动作(在单杠上,该动作由Gaylord命名),其他国家一样有过复制的尝试。在中国的运动员成功突破了越杠空翻的技术后,美国的Chelsea Otto、Janega等人亦突破了与之技术类似、难度更大的前摆180前团越杠(在中国首先由周端在正式比赛中完成),如下图所示:

事实上,莫慧兰空翻其实一直都处于动作表中,从未被禁。2013年,姚金男在世界体操锦标赛全能决赛上成功完成了莫慧兰空翻,如下图所示:

所谓禁招三、马燕红下

项目:高低杠,动作编号6.609

马燕红下是中国体操名将马燕红命名的高低杠下法动作,其学名为绷杠或腾身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下,为F组动作。因为各国训练经验的原因,各国主流运动员更喜欢使用大回环带起的下法,包括中国在内,在马燕红之后完全放弃了该下法的训练。(简单来说,马燕红下相当于在腾身后团下的基础上加转360度,而腾身后团下本身是一个很非主流的技术,由外国选手命名。当前的体操发展这样的技术属于相对“邪派”的技术,由于无法很好地利用大回环振浪的动能,因此不被主流国家所采用,只有用主流手段无法完成很好下法的运动员才会考虑这样的技术)

不过,有部分小国运动员以及美国一些体操俱乐部的选手曾练习过马燕红下。该动作是被中国队后续放弃的动作,然而从未被禁过,国际体联禁止该动作来打压中国队的说法更是无从谈起(这个动作中国人自己都不做了,同理李莉正吊)。

所谓禁招四、刘璇单臂大回环

项目:高低杠,动作编号3.201

该动作为刘璇命名的高低杠回环动作,参考了男子单杠的技术。由于一度被定为C组动作,无法形成连接加分,刘璇与中国队后来放弃了该动作的训练。

不过,该动作从始至终,都不是“被禁动作”,中国队不做该动作,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该动作组别太低,“不划算”,而并非不能做,也不是因为太难。

平心而论,刘璇单臂大回环应该是一个相对较难的C组动作,以现在的角度来看,除了新颖之外,也确实不足以被评定为D组动作。因为它是一个从单杠移植过来的动作,在单杠上,单臂大回环为B组动作,而同为B组的回环动作,包括正掏回环、腾身回环、蹬杠回环,在高低杠上都为C组动作。

所以,刘璇单臂大回环当初被定为C组不算亏待,后续没有人再练习,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刘璇本人曾经多次使用自己的单臂大回环被打压,导致在1997年比赛中输给了最后的冠军霍尔金娜。实际从后续的复盘分析中,刘璇在决赛中使用的单臂大回环+单臂京格尔的连接,两个动作中间有一个再握杠的过程,并非保持全程单臂,在过程中抓了一次杠。这就意味着,刘璇并未完成360度的单臂大回环(作为对比,她在预赛中是完成了全程单臂的,所以在预赛中难度是被认定了的),而脱胎于男子单杠的单臂大回环,在单杠上的要求是需要全程单臂的。严格来说,在决赛中刘璇完成的是一个失败动作,但这一点并未被主流媒体报道,更不会对之进行宣传,对体操了解相对不深的观众完全无法感知到这一点,因此单臂大回环被裁判打压的说法大行其道,作为国际体联“打压”中国体操的经典案例被广为流传。

所谓禁招五、“奎媛媛炫木”

项目:平衡木,动作编号5.712

平衡木上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度(下文简称后直360)这个动作,并非由中国运动员命名,而是由前苏联名将杜德尼克命名,为平衡木木上最高组别难度(G组)。因为奎媛媛在1997年世锦赛上成功使用了该动作(如下图),成为了比赛中的亮点,故而被冠以了“奎媛媛炫木”的说法,但该动作本身并非由中国运动员发明。

该动作“被禁”,完全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后直360这个动作这些年来一直有世界各国的名将不断练习与使用,包括中国的邓琳琳、吕嘉琪、张业琳子、解碧莹,美国的Ohashi、Desch、Ernst、McClain,俄罗斯的Tutkhalian、土耳其的Yilmaz、朝鲜的金银香、日本的村上茉爱、意大利的Andreoli等多人于正式比赛中完成。下图为美国名将Ohashi的后直360: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以讹传讹的所谓“因难度太高被禁”动作以外,这些年,也确实有一些动作因为器械调整、规则导向等问题,被国际体联禁止使用。在其中,也包括部分中国运动员发明的动作。这其中包括:

1.吴佳妮腾跃

项目:高低杠。禁止原因:因为器械调整,杠距加大。

国际体联曾经出台文件,调整了高低杠的器械,将杠距加宽。因为之前过于窄的杠距,不利于高个运动员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否则做大回环时,腿容易打到低杠,导致受伤)。而高杠与低杠的距离加大,就导致了一波原先能做的动作现在不能继续做了。吴佳妮腾跃便是其中的代表。

吴佳妮腾跃为腹弹前切跃杠抓杠,因为杠距加大,导致无法实现低杠腹弹借力(现在的杠距,想要低杠腹弹只怕是需要姚明的身高),杠宽增加后,自然就无法继续使用了。

需要特别注明的是,因为杠距加大而影响到的动作有很多,包括霍尔金娜曾经做过的低杠绷杠转体180换至高杠也是其一,所以该规则并非专门针对中国进行打压,而是体操发展过程中自然的淘汰。

(如下图所示,下图为霍尔金娜的换杠,其中低换高的换杠为她1995年做的绷杠180转体至高杠,这个动作也是杠距加大后做不了的,与吴佳妮腾跃是同一个性质)

另外,吴佳妮在从中国体操队退役之后,随其夫、前中国国家男队队员李月久前往美国发展事业,在美国成立体操俱乐部,并成为美国全国最知名的俱乐部之一,两人的女儿李安娜也曾作为美国国家队的队员作为美国队的替补征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由于吴佳妮的主要事业是在美国发展,这也是中国的媒体很少对其进行宣传的原因之一。

2.王晓燕腾跃

项目:高低杠。禁止原因:动作交待不清+合并动作。

王晓燕腾跃的学名叫做团身并腿特卡切夫,为中国运动员王晓燕命名的高低杠跃杠动作。然而,由下面的动图可以看到,王晓燕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团身姿态交待的并不清楚:

以现在的体操规则,并不鼓励团身的越杠动作,团身的越杠动作会被判为屈体动作,并扣姿态不标准的分数。王晓燕腾跃在现在的规则中,已经合并到屈体特卡切夫(中国队的吴柳芳曾经的招牌动作)这个动作。

3.和雪梅空翻

项目:自由操。禁止原因:落地成前滚翻的动作不适合女运动员做,对人体有伤害

这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因为难度+对人体有伤害导致被国际体联禁止的中国运动员发明的动作。

如图所示,这样落地成前滚翻的动作,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头颈部受伤,非常危险,即使是力量更强的男子运动员,国际体联也后续出台规则限制了一周半空翻成前滚的做法。在90年代,曾经有朝鲜女运动员因为做落地成滚翻的动作摔成严重的脑震荡,由此可见一斑,被禁并不奇怪,也并不冤枉。

另外,和雪梅在退役之后加入日本国籍,并改名为高堰雪梅,在日本队负责体操方面的教学,因此与吴佳妮类似,也是“不适合宣传”的对象。

4.陈翠婷倒叉

项目:平衡木。禁止原因:合并动作

陈翠婷倒叉为平衡木上团身后空翻下摆支撑成纵木坐,在空中有一个姿态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动作后来在中国队中并不常见,反而是有一些罗马尼亚队的队员有过练习并将之加入成套。后来,国际体联出于与王晓燕腾跃相同的原因,将陈翠婷倒叉合并到屈体倒叉之中。

5.奎媛媛木上后直720

项目:平衡木。禁止原因:木上不允许做超过360转体的空翻动作。

这是一个传说中的动作, 没有在比赛中使用过,目前在网络上没有视频留存,也是奎媛媛真正被国际体联禁止发展的动作,据说是在训练营中练习的新动作。有消息说,奎媛媛在训练营中曾经尝试过两个小翻连接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

国际体联听说之后,便出台了规则,在平衡木上不允许做超过360转体的空翻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朝鲜运动员尝试过平衡木上后团两周下摆成纵木坐,国际体联也出台了规则,平衡木上不允许做两周空翻)。

应该说,这个规则主要是出于保护运动员的目的。而且奎媛媛练习后直720的目的,并不是要在成套中做这个动作,而是增加后直360的稳定性。因为后直360已经是平衡木上的最难动作,去做后直720基本亳无意义,类似地,波诺尔曾经训练过的后团540等动作,也被同时禁止。

总结:

国际体联并不鼓励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超越运动员目前的身体极限能力去创新动作。例如,乌克兰运动员拉迪维诺夫曾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尝试过跳马前团三周这一明显远远超过目前运动员承受极限的动作,从完成情况看拉迪维诺夫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动作,是带着极高的失败甚至重伤的风险来挑战这个远远超过现在主流技术水平的动作。所以在2017年更新规则时,禁止了跳马上的三周空翻,其道理是与禁止木上后直720是一样的。

假如今年某天,运动员可以大量地在平衡木上成功完成后直360,在训练经验成熟的情况下,这条规则,或许也会有解禁的一天。

综上所述,出于器械调整、规则调整、保护运动员等目的,国际体联确实曾经出台过一些规则来禁止某些动作,其中包括中国运动员发明的动作,也包括许多国外运动员创造的动作(例如以高低杠上的科尔布特空翻与穆希娜空翻为代表的站杠空翻系列)。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以理性、客观、公正地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才能从更深层面地了解体操这项运动。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当前中国的观众对体操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央视解说、新闻报道、退役运动员的发声,而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在面对各种被禁动作的谣言时,有部分运动员非但没有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此事予以澄清,反而对此进行推波助澜,将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形象。通过谣言、罔顾事实的宣传,可以在短时间在收获同情与舆论支持,但最终伤害的这个项目长远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