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万的大平层漏水四年半仍没修好,业主能退房吗?
4000多万的大平层漏水四年半仍没修好,业主能退房吗?
业主花费4000万元购买的两套大平层出现严重漏水问题,四年半时间多次维修仍未解决。面对这种情况,业主应该如何维权?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析。
第一步:做好相关取证工作
在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做好相关取证工作。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对现场情况进行取证。第一时间告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并保留好与开发商或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记录。
第二步:发送书面函件
如果还没有收房,可以给开发商发函,要求开发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交付符合标准的房屋。如果已经收房,可以以书面函件的形式告知开发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开发商履行相应的维修、整改义务。
第三步:向相关部门举报或投诉
如果开发商维修的态度不积极,或者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可以尝试向相关部门举报或投诉,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四步: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必要时,可以请相关专业机构对房屋进行鉴定,找出问题的成因。当然,鉴定的成本较高,且可能出现开发商不承认鉴定结果的情况,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五步:视情况提起民事诉讼
可以根据相关鉴定结果视情况提起民事诉讼,主张退房。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向法院申请更权威的鉴定。即使无法通过民事诉讼实现退房,也可以视情况争取相关赔偿。如果鉴定结果证实漏水问题是开发商造成的,如设计缺陷、施工材料问题等,即使房屋已过保修期,仍可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和赔偿。
第六步:深入挖掘更多问题
房屋漏水可能只是该房屋存在的一个小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调取该项目背后的手续、图纸等,对该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该项目还存在其他问题,可以将发现的问题与房屋质量问题一并向相关部门提起违法查处。如果相关部门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职责,可以进一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将开发商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给开发商施加压力。
在处理渗漏水等质量问题时,相比于民事诉讼,走行政诉讼或许实用性更强,因为通过民事诉讼去退房其实是需要一定门槛的。比如说:房屋需要达到D级危房的程度,或者构成法定的退房事由,或者是构成了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开发商根本不会在合同里给自己挖坑,很难凭借合同约定退房。除此之外,虽然一些房子存在质量问题,但是远达不到D级危房的程度。有些业主想要通过“以购房目的无法实现”等法定事实现退房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当事人是否享有法定解除权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房屋漏水带来的影响是否能够认定为购房人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难点和重点所在。
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会多管齐下,通过多种方式维权,但是会有一定的侧重点。在采取上述手段进行维权的同时,还会边打边谈,视情况和开发商进行沟通和谈判,以达成诉求。
最后提醒
还是要提醒想要退房的业主,退房前一定要核实开发商的资金状况。如果开发商的资金状况不佳,即使退房成功,也有可能拿不回房款。届时,将面临钱房两空的局面。如果开发商的资金状况不佳,可以考虑协商其他方案,例如:赔偿、换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