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老兵重访重庆:揭秘陈纳德的空中游击术
飞虎队老兵重访重庆:揭秘陈纳德的空中游击术
2023年10月底,一群特殊的客人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是美国飞虎队的老兵及后代,应中方邀请,一行30多人重访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地方。首站,他们来到了重庆,这座在抗日战争中见证了中美友谊的城市。
陈纳德的空中游击术
在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与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一同驻足,凝视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70多年前,一支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特殊部队,在中国上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场景。
这支队伍就是著名的美国飞虎队,全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于1941年8月1日创建。在那个中国空军力量薄弱的年代,飞虎队的到来犹如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提振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陈纳德将军在重庆发明的“打了就跑”空中游击战术,成为飞虎队克敌制胜的关键。这种战术充分利用了飞虎队P-40战斗机的速度优势,采取突然袭击、快速脱离的作战方式,让日军防不胜防。据统计,飞虎队在华作战期间,共击落敌机296架、击伤153架,消灭日军千余人。
飞虎队在重庆的战斗岁月
1941年12月20日,飞虎队在昆明上空首战告捷,击退多架日本轰炸机。随后,他们频繁出现在重庆、成都等城市的上空,为保卫中国大后方立下赫赫战功。
在重庆,飞虎队不仅执行空中作战任务,还积极参与地面支援行动。他们与中国军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据《中国空军抗战史》作者唐学锋回忆,当时重庆的百姓常常自发为飞虎队队员提供食物和住宿,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受伤的飞行员。
飞虎精神的传承
70多年后的今天,飞虎队的精神仍在延续。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承这段历史,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
2022年,基金会启动了“飞虎队友谊学校暨青少年领袖计划”,通过中美学生互访交流和夏令营等形式,增进两国青年的相互理解。2024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巡展》上,两所南京中学正式加入该计划,为传承飞虎队精神搭建了新的平台。
正如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所说:“飞虎队精神是美中两国人民的共同遗产。我们希望通过讲述这段历史,让年轻一代了解并珍惜这段友谊,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双边关系贡献力量。”
这次重访重庆,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正如一位飞虎队老兵所说:“我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飞虎队的精神,继续推动中美两国的友谊向前发展。”
在重庆的几天里,老兵们参观了飞虎队博物馆,与当地市民亲切交流,分享着当年的战斗故事。这些活动不仅让老兵们重温了青春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加深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正如一位重庆市民所说:“飞虎队不仅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更象征着国际合作与友谊。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激励着我们,展现了面对共同挑战时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段跨越时空的友谊,将继续在重庆这座城市中延续,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永恒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