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霸河北夺冠,「反向移民」能否逃离高考内卷?
北京学霸河北夺冠,「反向移民」能否逃离高考内卷?
在北京考生郭同学以694分夺得2024年河北省高考状元后,"反向高考移民"这一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北京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折射出中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状。
图源央视《高考》
2024年,河北高考状元郭同学的故事引发热议。这位来自北京朝阳区陈经纶中学的学子,因户口问题返回河北参加高考,并以694分的优异成绩摘得河北省高考状元桂冠,同时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青睐。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北京考生的实力,也折射出当前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状。
"反向移民"现象的现状
近年来,北京考生的异地高考现象日益显著。2023年,三名京籍考生因前往河南参加高考引发关注,促使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目前,高考移民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方式:
- 最常见:江浙地区移向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移向天津、北京(户口管控严,操作难度大)、山东考生移向东北三省如黑龙江、吉林等。
- 最反常:北京考生去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 最小众:转向香港DSE,根据记录,2024DSE有约5万人报名,其中约1400名内地文凭试考生当中(包括持香港身份证及非香港身份证),又有约110名内地“与考学校”的学生以学校考生身份报考,其余约1300名学生则以自修生身分报考。
其中,北京考生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反向移民"现象尤为引人注目。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北京考生选择异地高考的原因
原因一:北京高考压力逐年攀升
北京作为全国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高考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从2023、2024这两年的高考头部考生成绩可见一斑。
2024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数据显示,700分以上考生累计人数为117人,680分以上的764人。2024年北京报名参加高考考生人数为6.72万人,实际参考人数为55936人。
图片来自网络
换算下来,700分以上考生占比达到惊人的2‰。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家庭选择"反向移民",希望通过改变考试环境来提高录取概率。
原因二:河南等省清北录取人数居全国之最
清北不是北京人的清北,是全国人民的清北。位居北京海淀的这2所顶尖高校,在面向北京招生的人数上仍然在逐年缩减。
反观河南,2023、2024年的清北高考录取人数均超过北京(不含强基和自主招生)。面对巨大诱惑,家长们奋力一搏。
原因三:其他省份顶尖教育资源缺乏、顶尖学子匮乏
河南省作为有名的"高教洼地"、农业大省以及"全国第一高考大省",相比其他省份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优质高校数量少。但全国各985、211、"双一流"大学面向河南的招生计划却很高,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都对河南考生有倾斜。
在本地"卷"不动的北京考生,到了河南等地后迅速对河南本省的孩子形成降维打击,提升上清北等在北京竞争不上的名校机率。
反观北京,教育资源没有上限,家长的教育投入同样没有上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出来的顶尖学霸和次顶尖学霸,无论是单科学习成绩还是全面综合素质均属上乘,拉出来确实比较扛打。
高考"反向移民"的前景堪忧
尽管政府对高考移民采取了严厉措施,但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从未停歇,总有家长为占据更优势的教育资源,为能挤进顶级名校不遗余力,汲汲营营。
然而,从长远来看,"反向移民"现象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一方面,它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健康和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国家和当地政府严厉打击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里第二条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时写到: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要严厉打击"高考移民",压实高中阶段学校责任,严格规范学籍管理,严查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虚假学籍等违规情况;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据报道,全国多个省份针对高考移民已出台限制措施:
- 重庆: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福建: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河南: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父母有当地户籍。
- 山东:具有山东省高中学籍并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
- 山西:父母需要3年以上户籍,子女最低需要1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海南: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辽宁: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吉林: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黑龙江: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陕西: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青海:5年户籍+3年学籍。
- 内蒙古: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家长有合法职业且纳税或缴纳社保满3年。
- 宁夏: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甘肃:3年户籍+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
- 贵州:有3年高中学籍和实质就读;父母属于高端人才,学籍时间可以减为2年。
- 广西:3年学籍+3年实质就读+父母拥有稳定工作和住所满3年;
- 新疆:3年学籍+3年连续实质就读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西藏:3年户籍+3年学籍+3年实际就读
二、仅针对头部孩子有考虑价值
清华和北大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对许多学生来说,确实是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无论对北京考生,还是对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考生来说,都是TOP1000的人群需要考虑的事情,与绝大多数人并无直接关系。因为只有排名在全省前1000的考生,才有希望和实力冲击清北,离开了这个最核心因素,对排名1000以外的学生"反向移民"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效果如何有待考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出现了一股反向移民潮,白人学生从亚裔众多的学校"逃亡"的潮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一最新"逃亡"潮并不是担心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正好相反是因为亚裔尤其华裔新移民子女在学业成绩上的强烈竞争性有口皆碑,对白人学生和家长都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不少人闻风而逃,搬家转学,以免子女在校被华裔学生压得透不过气来。
北京各高校大学生的抑郁人数逐年攀升、退学率逐年攀升也印证了并非名校才是最优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考生反向移民去抢占其他省份本就不多的教育资源和政策倾斜,从个体而言有其考量我们不做评价,但从全局来看,从考生的人生长度来看,饮鸩止渴终不长久。毕竟,人生不是只有一张毕业证。
在这个高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认为高考移民无论正向反向,都对一个家庭产生着伤筋动骨的影响,或许短时受益,但放到孩子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来看,终将得不偿失。
我们期待,通过政策的优化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