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萧红诞辰纪念:重读《呼兰河传》的艺术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萧红诞辰纪念:重读《呼兰河传》的艺术魅力

引用
腾讯
13
来源
1.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author=%E8%90%A7%E7%BA%A2&ii=d6c32ec0813ab89e3g010739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36074/
3.
https://local.cctv.com/2024/06/03/ARTIsYU8Eu5wZSCHnS0VBlk4240603.shtml
4.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61686/
5.
https://wk.baidu.com/view/c7ae19e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e5?pcf=2&re=view&bfetype=new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74894688602308663
7.
http://cll.newdu.com/m/view.php?aid=91977
8.
https://www.freeblueplanet.com/t/topic/5481
9.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842271419484999680.html
10.
http://m.chinawriteronline.com/show/9803.html
11.
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411/16/content_295237.html
12.
http://cll.newdu.com/m/view.php?aid=91981
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6/08/76543007_1132319036.shtml

今年是萧红诞辰114周年,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部创作于1940年的长篇小说,以萧红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绘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情冷暖和生活百态。

01

独特的叙事视角:童真与深沉的交织

《呼兰河传》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独特的叙事视角。萧红巧妙地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纯真又深沉的叙述风格。

小说开头,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祖父的园子里肆意奔跑:“一到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这种充满童真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成人视角逐渐显现,揭示出小城背后的黑暗与荒凉。当小团圆媳妇被婆婆虐待致死时,萧红用冷静而克制的语言,道出了人性的扭曲与社会的冷漠:“婆婆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变本加厉的折磨小团圆媳妇,日久天长,团圆媳妇生了病,婆婆又给她治病,东家出个偏方,西家出个秘方,反正,只要是办法,不管好坏都用了。这下,团圆媳妇不但没好,反而更加严重了。”

这种视角的交织,使得《呼兰河传》既是一部充满童真的回忆录,又是一部深刻的社会批判小说。

02

细腻生动的语言风格

萧红的语言风格独特而鲜明,她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意境。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萧红的笔触充满诗意:“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这些优美的句子,让人仿佛置身于呼兰河畔,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

在刻画人物时,萧红则善于用细节展现性格。比如描写祖父时,她写道:“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这种细腻生动的语言风格,使得《呼兰河传》读来既如诗如画,又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03

深刻的主题表达:对封建礼教的反思

《呼兰河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控诉。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孩,因为所谓的“不守规矩”而遭受残酷虐待,最终被折磨致死。她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看客心态的冷漠无情。

有二伯的命运,则展现了封建思想对个体意识的深度异化。他虽是受害者,却在无形中成为压迫者,这种矛盾体现了封建思想对个体意识的深度异化。

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萧红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悲剧,更揭示了整个社会的病态,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04

当代价值: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呼兰河传》虽然创作于80多年前,但其艺术魅力却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读者在小红书上写道:“《呼兰河传》让我感受到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也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无奈。萧红的文字,既有诗意,又有力量。”

另一位读者则表示:“读《呼兰河传》,仿佛在看一幅生动的东北民俗画卷。萧红用她的笔,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这些读后感表明,《呼兰河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看到了历史的前进与曲折。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人性的关怀与反思永远是文学不变的主题。

在萧红诞辰114周年之际,重读《呼兰河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体会到一个时代的声音。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细腻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照亮了我们对人性、历史和社会的思考之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