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家群体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家群体如何引领新质生产力?

引用
中国科学院
9
来源
1.
https://www.cas.cn/zt/kjzt/2024kjpd/
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318/c40531-40197632.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219/73c36872d5e1410a8b6994b1b9ce62b0/c.html
4.
https://www.cas.cn/zt/sszt/75yq/bd/202411/t20241101_5038214.shtml
5.
https://www.ccps.gov.cn/bmxw/202501/t20250113_165844.shtml
6.
http://www.cppcc.gov.cn/zxww/2024/07/30/ARTI1722304836171336.shtml
7.
https://www.cj.gov.cn/p116/zcjd/20250101/313825.html
8.
http://www.news.cn/expo/20241202/a9cef13ab3344705a79f200d24a23baf/c.html
9.
https://www.zuzhirenshi.com/magazine/detail/344f7a78-d153-4064-a706-210c84bb084d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群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1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国科学院主导或参与完成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了科学家群体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例如,嫦娥六号任务团队通过对月背样品的研究,揭示了月球演化的新线索;"天关"卫星成功发射并获得首张全天X射线天图,为天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观测窗口;科研人员首次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器,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这些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量子科技为例,量子模拟器的成功构建,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更为未来量子计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

02

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面对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本硕博贯通培养成为重要趋势。例如,国防科技大学在银河、北斗等国家战略工程中实施本硕博贯通培育,鼓励优秀学生在一个方向上持续深耕6-8年,毕业后加入团队接续研究。这种长周期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像王飞雪教授这样的年轻领军人才。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建议,一流大学与领军企业应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的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国家通过修订科普法,进一步强化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普责任,支持科普创作和产业发展,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后备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03

政策支持保障新质生产力

为充分发挥科学家群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国家从政策层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将科普定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同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

在保障措施方面,国家完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建设布局,建设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科学家群体正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科学家群体必将在引领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