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亿人次观看!2024年春晚传播数据再创新高
142亿人次观看!2024年春晚传播数据再创新高
142亿人次!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以惊人的传播数据,再次刷新了收视纪录。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春晚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文化盛宴的魅力,更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多屏共振:新媒体传播再创新高
在新媒体端,春晚的传播效果尤为亮眼。截至2月10日8时,新媒体直播用户规模达7.95亿人,新媒体端直播收视次数16.89亿次,比去年增长15.13%。其中,“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4.23亿次,较去年提升48.14%,连续3年创新高。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春晚在内容创新和技术升级上的持续突破。
在电视端,全国电视市场直播总收视份额达75.61%。其中,总台转播频道总收视份额46.06%,创近9年收视新高;综合频道(CCTV-1)收视份额30.84%,创近11年收视新高。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春晚依然是中国观众除夕夜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创新驱动:内容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2024年春晚的成功,离不开内容创新和技术支持的双重驱动。晚会通过“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用平实、喜庆、优美的表达,汇聚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感动,在欢声笑语中为人们呈上一道振奋人心、情真意切的“文化大餐”。
在内容创新方面,晚会融合歌舞、戏曲、武术等多元艺术形式,同时聚焦社会热点,反映人民生活。例如,小品《寒舍不寒》关注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歌曲《如果要写年》关注乡村教育,相声《导演的“心事”》则巧妙演绎了当代人的精神内耗现象。
技术创新是春晚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晚会大量运用AR、XR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例如,《锦鲤》节目通过AI和XR技术,让舞者化身水中锦鲤,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咏春》选段则通过虚拟合成技术,重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
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
2024年春晚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晚会主视觉设计灵感来源于器物、壁画、卷轴画等,采用中国典型传统配色,进行现代化演绎表达。从舞台设计看,春晚北京主会场的舞美设计以龙为核心,舞美装置宛若一条奔腾巨龙。从节目遴选看,不少节目浸润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选用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服饰中的纹样元素,以现代化艺术手法对纹样图稿进行重构。舞蹈《锦鲤》,蕴含着丰饶富足、家有余庆的美好祝福。此外,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歌曲《永恒的诗篇》、戏曲《百花争艳》、舞剧《咏春》选段等节目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处处可见、熠熠生辉。
全球瞩目:海外传播展现文化魅力
2024年春晚的海外传播效果同样亮眼。截至2月10日13时,总台联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多语种报道海外阅览量超过6.95亿次,视频观看量2.5亿次。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直播播放量为7930万次,较去年提升了53.21%。
“海外千屏”持续点亮中国红。全球各大洲49个国家、90座城市的3285块公共大屏直播和宣介总台春晚。阿联酋迪拜购物中心、南非曼德拉广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地多块地标性大屏直播春晚节目。总台新春灯光秀还点亮美国“梦幻之轮”摩天轮、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非洲第一高楼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等多处世界知名地标。
2024年春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传播数据的亮眼,更在于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与反映。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创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