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赤峰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产业升级进行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赤峰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产业升级进行时

引用
新浪网
14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15/doc-ineezssz7840330.shtml
2.
http://nm.people.com.cn/n2/2024/0718/c347190-40915630.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076MKL05563SPX.html
4.
http://nm.people.com.cn/n2/2024/0616/c196667-40880311.html
5.
http://www.zgcounty.com/news/52442.html
6.
https://www.zgcounty.com/wap/news/52442.html
7.
http://www.chifeng.gov.cn/ywdt/qxdt/202501/t20250126_2531479.html
8.
https://www.ndrc.gov.cn/fggz/hjyzy/tdftzh/202412/t20241231_1395389.html
9.
https://gdp.gotohui.com/show-1122632
10.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11/t20241129_1394740.html
11.
https://cdo.develpress.com/?p=16576
12.
http://www.ningchengxian.gov.cn/
13.
http://nmg.news.cn/20240621/4551e34f3d844b4fadac734be0784251/c.html
14.
https://www.gzrd.gov.cn/tszs/202501/t20250123_86670396.html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7.5亿元,同比增长4.8%。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赤峰市在"十三五"期间奠定的坚实基础,以及2023年推进产业升级的不懈努力。

01

"十三五"期间的成就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赤峰市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市经济总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第4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26.8∶36.5∶36.7优化至2024年的21∶33∶46。然而,产业发展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传统产业占比过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势能弱,未来产业尚处空白。

02

2023年产业升级进行时

面对挑战,赤峰市在2023年全面启动产业升级行动,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作为农牧业大市,赤峰市粮食产量连续11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2024年,赤峰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26.44万亩,已开工103.23万亩,完成田间主体工程37万亩。设施农业以"新"提质,借"智"升级。全市以加装智能一体化设备和环境自动控制系统为基础,以"普及型"、"升级型"和"高端型"三种改造提升方式为路径,今年计划完成设施农业新建改造面积不少于20万亩。

工业:绿色转型激发新动能

作为"老字号"产业,矿山、冶金、能源等原材料产业占赤峰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0%以上。赤峰市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提质。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开发,甩掉"卖矿"的帽子,依托新技术规划7个延链补链项目,将这一"世界级储量"打造成千亿级产业;赤峰云铜在升级改造中首创"双炉连续炼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色锌业、中唐特钢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入"改造升级大军",向技术要效益,努力在旧格局中"转"出新动能。

服务业: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在服务业领域,赤峰市以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亿元,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赤峰高新区积极探索构建以风、光、生物质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绿色能源体系,打造低电价高绿电比的能源保障洼地,引入绿电偏好型、电价敏感型项目,打造"万亩千亿"的产业集群。

03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科技创新是赤峰市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在农牧业领域,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田投用了内蒙古第一台智能除草机器人,实现"环境零污染、土地零破坏、全天候作业"目标。在工业领域,平庄煤业风水沟煤矿对6条主运输线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无人值守;大地云天建设"硫磷钛铁锂"绿色循环产业链,每年消耗冶炼副产硫酸200万吨。

04

展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赤峰市正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矿业产值有望达到600亿元,冶金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将持续提升,为赤峰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