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蜘蛛山与红庙子的历史探秘
乌鲁木齐蜘蛛山与红庙子的历史探秘
在乌鲁木齐市的天山北麓,有两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蜘蛛山和红庙子。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化故事。
蜘蛛山:从八蜡庙到气象雷达站
蜘蛛山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海拔约1000米。山上曾建有八蜡庙,用于祭祀农业神祇。据史料记载,八蜡庙始建于清代,是乌鲁木齐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八蜡庙在战火中损毁,如今已不复存在。
如今的蜘蛛山已成为现代化的气象雷达站所在地。山顶的圆形建筑是气象雷达站,其主要功能包括天气监测与预报以及灾害预警。通过雷达监测云层、降水等气象要素,为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及时发现并预警雷暴、冰雹等极端天气,减少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红庙子:红山上的文化瑰宝
红庙子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因所在的红山而得名。红山山体由紫色砂砾岩构成,因其颜色呈赭红色,故名“红山”。据地质研究,红山是在距今约八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时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资源,曾发现了距今2.7亿年前的古鳕鱼化石和酷似人类鞋印的化石。
关于红山的传说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一条赤色巨龙从博格达山上的天池逃出,在这里被王母娘娘追上后拦腰砍断。被砍断的两段红色巨龙化作了两座山,西边的是雅玛里克山(又称妖魔山),东边的就是红山,宝剑则变成了乌鲁木齐河。尽管这是传说,但从航空勘探所拍摄的地形照片上观察,红山和雅玛里克山确实是一个整体,只是因为地层断裂,才被分割成两座昂首相望的山峰。
红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奇观,更是一座文化宝库。据记载,早在唐朝初年,就在红山修建了一座庙宇,人称“红庙子”。后来游牧民族又在红山顶上筑起祭祀神灵的“敖包”,牧民远远看见敖包,都要下马行礼。1779年以后,乌鲁木齐地方官又在红山顶上相继修建了“玉皇庙”,在红山脚、下修建了“大佛寺”、“北斗宫”、“地藏府”等庙宇,并规定每年农历4月15日举办红山庙会,庙会时,这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1785年和1786年,乌鲁木齐连续两年洪水成灾,红山附近的居民损失惨重,因此谣言四起:说红山和对面的雅玛里克山正在相互靠拢,一旦相接两山之间滚滚北去的乌鲁木齐河就会被堵塞,乌鲁木齐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清乾隆53年(1788),清都统尚安在红山之巅建造了一座九级青灰“镇龙宝塔”它与雅玛里克山的宝塔遥相呼应,成为两位母亲的标志和象征。清代红山山麓修建有大佛寺、北斗宫、地藏寺等宗教建筑,山上曾修建玉皇庙,乌鲁木齐都统每年春日,要在红山顶上,遥祭博格达峰。博格达山为新疆镇山,载在礼典,每岁清明前后,由京颁藏香,令巡抚祭于红山,以祈晴燠。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3万东北抗日义勇军因弹尽援绝,于1933年分批假道苏联进入新疆。第一批战士于3 月2 7 日抵达乌鲁木齐,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的参谋处处长陈中、新疆航空学校校长李笑天、迪化县长陶明樾就立即接近他们,1 7 天后,此三人就策动白俄罗斯“归化军”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金树仁偕眷仓惶出逃,当时就寄居在红山顶上的“玉皇庙”内,他命令部下盛世才出兵平叛。但盛世才按兵不动。第二天晚上,归化军占领军械局并请求抗日义勇军支援,金树仁发现数千抗日义勇军精兵参加战斗后,自知不是对手,因此在玉皇庙内题诗骂盛世才是望恩负义的中山狼后逃亡塔城。盛世才凭军事势力上台后,听说金树仁在玉皇庙内题诗骂他,就把玉皇庙烧了,为了掩饰他火烧玉皇庙的行迹,借口“破除迷信”,把这里的庙宇拆毁了。就这样,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宗教胜地被毁灭了,解放前夕这里只有孤塔一座,一片荒凉。
红山公园:城市绿洲的新生
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为了恢复红山名胜,广大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在海拔910米的红山山顶上植树造林。1956年,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提出绿化红山的初步规划,1958年成立了“红山修建委员会”,动员全市各族职工、群众、党团员、学生和解放军官兵上山植树造林,凿石换土,修渠引水,修路架桥,建造园林景观。红山是座石山,土层太薄,无法种树。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接连几个春天,青年学生、军人用面盆书包等工具运土上山,植树绿化红山。没有土、没有水,就用抬把子、土筐子把土运上山;用水桶、脸盆盛水给树苗浇水.为改变荒山面貌各族青年汗洒红山。后来终于在红山东、西区建立了庞大的水泵工程,抽水上山进行人工浇灌。1981年成立了红山公园筹建办公室,直属乌鲁木齐市园林处领导,负责红山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
1985年,一个以200多年历史的镇龙宝塔为核心的山丘公园诞生了,这就是现在的红山公园。如今,红山公园已经成为乌鲁木齐繁荣发展的象征,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古典特色、人文内涵、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红山公园实行的是免费游览,这里已经成为了很多新疆人日常出游的好去处。现公园内有“塔映斜阳”、“虎头赤壁”、“古楼揽星”、“卧龙喷泉”、“石碑英烈”、“双鹿迎宾”、“佛庙云烟”、“吉坛遥祭”、“南湖泛舟”、“绿化石雕”、“揽秀园”等十几个颇具古典传说的风景点。
“塔映斜阳”是红山公园的标志性景观。200多年来,经历了塞外风雪侵袭和多次强烈地震的摇撼,红山塔依然完好无损,巍然屹立于红山之上,“塔映斜阳”也成了乌鲁木齐著名的旧八景之一,清代诗人宋伯鲁有诗赞红山塔:“流水马声双槛外,夕阳塔影两山尖。1988年9月19日,乌市园林部门将该塔涂成了红色。迄今,红山塔是红山上仅有的清代建筑了。
远眺楼位于红山最高处,登上楼顶“万景俱从一阁收”,远眺天山群峰美不胜举,近看繁华市容尽收眼底。
石碑英烈景点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而设立的。林则徐曾在红山写下:“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起,酒鳞起”的诗句。为纪念他的伟绩,在红山宝塔侧塑立了他的雕像,安放了禁毒铜鼎,红山成为新疆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
大佛寺是红山的古庙群,建于1797年,由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厢房组成,神像有释迦牟尼、弥勒佛、观世音、地藏王、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红山的古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
吉坛遥祭景点体现了红山作为祭祀圣地的历史。乌鲁木齐的红山嘴,以其雄伟陡峭和特有的朱红色泽,被古人视为神山。唐朝中宗景龙三年,就曾在山上建过“龙兴西寺”,明朝在乌鲁木齐游牧的蒙古族厄鲁特部落也在山上用石头堆起“鄂博”,过往的人必肃然下马行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始,地方官员每年都要率众登上红山虎头峰,遥对巍峨的博格达峰,举行三拜九叩的祭山仪式。
结语
蜘蛛山和红庙子,一北一南,见证了乌鲁木齐的历史变迁。从古老的祭祀场所到现代化的气象雷达站,从荒凉的山丘到繁华的城市公园,这两处历史遗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展现了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它们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来探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