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监总局发布新标准:资产担保贷款市场迎来大变局
金监总局发布新标准:资产担保贷款市场迎来大变局
2023年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监总局”)发布了“中国STC标准”,这一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产担保贷款市场迎来重大变革。在房地产调控、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资产担保贷款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
RMBS市场几乎消失
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市场遭遇重创。据统计,2022年RMBS发行规模同比骤降60%,2023年更是缩减至零。截至2023年底,RMBS产品存量规模约为4504亿元,较2022年底大幅下降57.83%。
这一变化背后,是房地产投资热潮的冷却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减弱。同时,市场利率走低导致房贷早偿现象增多,进一步压缩了RMBS的生存空间。
汽车贷款ABS成市场新宠
在RMBS市场萎缩的同时,个人汽车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的支柱。2023年,个人汽车贷款ABS发行量占全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的52%,202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虽略有下降,但仍高达45%。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优势的汽车金融公司表现亮眼。与传统动力车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不良贷款证券化逆势增长
面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不良贷款证券化发行量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不良贷款证券化发行规模占信贷资产证券化全年发行规模的13%,同比上升46%;202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9%,较去年同期增长23.19%。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尽管资产质量存在风险,但通过合理的现金流预测和产品结构设计,相关产品仍展现出较高的安全性。特别是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因其历史回报表现优异而受到投资者青睐。
市场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从整体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上半年,租赁资产、应收账款、供应链、个人消费贷款、小额贷款ABS成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要发行品种。这反映出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正在向更广泛的资产类型扩展。
金监总局发布的最新通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贷款服务模式,加大续贷支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这表明,未来资产担保贷款市场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
未来展望
在“中国STC标准”的引领下,资产担保贷款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多元的方向发展。虽然RMBS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但个人汽车贷款ABS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崛起,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政策的持续引导,预计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资产担保贷款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市场结构正在重塑,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这场变革不仅考验着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机遇。